G.Lettinga對中國厭氧技術發展寄予厚望
18日,備受國內厭氧學術界關注的“國際厭氧生物先進技術研討會”在清華紫光交流中心舉行,本次會議由清華大學環境系主辦,清華大學環境系主任余剛教授出席并致開幕詞,清華大學環境系王凱軍教授、左劍惡教授主持。
G. Lettinga教授是世界知名的厭氧專家,今年6月份剛剛獲得了第二屆新加坡李光耀水獎(屆李光耀水獎于2008年授予創立澤能(Zenon)環境工程有限公司的Andrew Benedek博士),也曾獲得素有“環境科學諾貝爾獎”之稱的美國“泰勒環境獎”(John and Alice Tyler Ecology Award)。G. Lettinga教授以“厭氧生物技術的挑戰與未來”為主題,為與會者做了近2個小時主題報告,G. Lettinga教授指出我們需要創新的概念,特別是對環境領域可持續發展的技術,分散式污水處理與再利用的概念并不是完全分散的,而是優化集中處理的概念,且具有遠見的、獨立的環境概念的執行也是有必要的。而目前正在進行的曹妃甸生態城的項目更是很好的體現了G. Lettinga教授所倡導的理念,瑞典使館科技中心的Tony Clark博士為與會者詳細的介紹了曹妃甸國際生態城的城市規劃,其中一項針對廚房垃圾的設計,是采用普拉克公司的ANAMET技術將廚房垃圾先進行破碎,隨污水進入收集管網并與沖廁污水一起作為黑水收集進行厭氧消化處理,產生的沼氣可以利用為燃料,黑水再經過好氧生物處理后可以作為富含氮、磷的液體肥料使用。
在接受記者專訪中,G. Lettinga教授談到了厭氧技術在中國的前景,G. lettinga教授認為其中一個重要的方向就是將厭氧處理應用于污水的預處理階段,不僅僅是在農村、郊區等地區應用,而且要進一步在城市中應用。目前的好氧系統以及管網系統投資巨大,一般來說管網投資要超過80%,且40、50年需要更換一次,目前已經在考慮采用優化的集中處理,減少投資、減少傳送污染物的清水,且污染物濃縮下便于能源和營養物的回收,甚至污泥也可以作為土壤的改良劑。實際上,目前應用此技術的真空輸送系統已經具備了,處理高濃度廢水的厭氧技術也已經成熟,并可以結合微氧、好氧等后處理系統。以北京的建筑物為例,收集建筑物的黑水在地下室里面處理,即便需要增加溫度,但由于廢水濃縮后水量很小,也不會成為問題的,處理后的廢水可以應用于城市農業,相對于傳統建筑物而言,這種處理方法更適合于還未有設計管網系統的新型建筑物。溫帶地區也適合應用厭氧處理技術,將其與消化技術結合,由于整個系統緊湊,完全可以建于地下。在城市污水領域,技術均已具備,可以應用于各種規模的工業污水,采用厭氧和好氧相結合的處理方法,甚至能夠做到零排放。這是一個可持續發展的系統,中國應該在可持續發展系統的開發方面走在前列,而實際上是目前巴西在每個城市污水處理廠都采用厭氧作為預處理,G. Lettinga教授一直對于中國走在可持續發展的前列寄予厚望,目前可能是由于中國的技術界沒有信心。
厭氧技術的發展目前國際上主要集中在固廢領域,在本次會議的主題發言中,瑞典普拉克公司、法國威立雅公司以及德國的Passavant-Roediger公司的技術發言人主要介紹了厭氧技術在固體方面的新進展,涉及到高固體廢棄物的厭氧消化與沼氣凈化提純技術、污泥厭氧消化技術及卵形消化池的設計和運行、沼氣和煙氣生物脫硫技術等內容。
清華大學王凱軍教授指出,我國的厭氧技術發展從八十年代開始以來,目前正面臨著重要的關口,面對垃圾處理技術的問題、環境的問題、減排的問題等等,都面臨著一個挑戰。厭氧消化技術在五十年代時已經作為成熟的技術應用于歐洲、美國、日本,但是由于技術原因在我國并沒有應用起來,有時候一個閥門就使整個系統運轉不起來,以垃圾處理技術為例,下一步需要開發的就是設備選擇等更為細節的技術問題。值得慶幸的是,目前國家的決策部門已經認識到這個問題,前年和去年的863計劃中,針對餐廚垃圾和批發市場的垃圾已經立了項,并著手研究這項技術,將它作為焚燒、填埋、堆肥技術的補充,而且今年的863計劃也在立項研究污泥消化的問題,同時今年年初建設部、環保部、科技部聯合頒布的技術政策里也明確提出鼓勵厭氧消化技術,垃圾的厭氧消化有可能會成為明年或者下一個五年計劃推進的重點。
注:以上內容根據記者參會及采訪整理,并未經發言人本人審核!
- 凡本網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環保在線,轉載請必須注明環保在線,http://www.xskinz.com。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 01武漢市閥門廠地塊污染土壤修復工程
相對國內外同類工程,本工程熱脫附處理工藝中示范點主要集中[詳細]
- 02亳州市“四舉措”強化移動源污染防治
截至4月16日,亳州市PM2.5平均濃度51.6微克/立方米、為皖北[詳細]
- 03@水處理人,這些機會別怪我沒提醒你!
國家層面“真金白銀”支持、提質增效需求加速釋放,錢到位、[詳細]
- 04咸寧市安排部署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工作
會議要求做好揮發性有機物(VOCs)治理、機動車污染防治、揚塵[詳細]
- 05施行中!周口市城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辦法
周口市城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辦法(試行)適用于周口市行政區域[詳細]
- 06《杭州市建筑垃圾管理條例》施行!(附
《杭州市建筑垃圾管理條例》公布并施行,文件共涉規劃和建設[詳細]
- 07碧水源與京東京造共筑全民飲水健康新時
碧水源與京東京造深化合作,雙方將充分發揮各自品牌、技術研[詳細]
- 08重慶丨夯實數智化底座 助環境監測現代化體系建設
下一步重慶市將積極申請開展監測數智化轉型試點工作,建設統[詳細]
- 01德林海:一季度營收增長21.36%,凈利潤虧損
2025年第一季度,德林海實現營業總收入4641.43萬元,同比增[詳細]
- 02中科環保全資子公司股權內部無償劃轉
中科環保擬將全資子公司持有的石家莊中科100%股權無償劃轉,[詳細]
- 03又一上市公司去“環保”!天源環保→武
近日,“武漢天源環保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更名為“武漢天源集[詳細]
- 04為還債,云南水務擬8995萬出售大理第四
云南水務公告稱,公司擬出售大理第四水廠,代價為人民幣8995[詳細]
- 05大唐環境開始有關出售特許經營資產公開
大唐環境公告稱,分公司擬出售有關平羅電廠與大唐環境平羅分[詳細]
- 06中國天楹:2024年營業收入56.67億元
2024年,中國天楹實現營業收入為56.67億元,同比增長6.46%;[詳細]
- 07中國天楹:一季度凈利潤同比下降47.63%
2025年第一季度,中國天楹實現營業收入為12.06億元,同比下[詳細]
- 082.5億!蒙草生態聯合中字頭等預中標一修復項目
蒙草生態與中鐵四局、通遼城發公司聯合預中標扎魯特旗“三北[詳細]
- 01注資20個億!寧德時代又成立一家新公司
東營時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近日成立,注冊資本20億元,由寧[詳細]
- 02碧水源與京東京造共筑全民飲水健康新時
碧水源與京東京造深化合作,雙方將充分發揮各自品牌、技術研[詳細]
- 03國家能源局發布《中國氫能發展報告2025
國家能源局發布《中國氫能發展報告2025》,2024年中國氫能全[詳細]
- 04施行中!周口市城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辦法
周口市城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辦法(試行)適用于周口市行政區域[詳細]
- 05溫室氣體減排交易中心發展經驗—區域及創新篇
規模龐大且差異化的碳信用機制創造了大量的碳信用交易需求,[詳細]
- 06《杭州市建筑垃圾管理條例》施行!(附
《杭州市建筑垃圾管理條例》公布并施行,文件共涉規劃和建設[詳細]
- 07咸寧市安排部署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工作
會議要求做好揮發性有機物(VOCs)治理、機動車污染防治、揚塵[詳細]
- 08重慶丨夯實數智化底座 助環境監測現代化體系建設
下一步重慶市將積極申請開展監測數智化轉型試點工作,建設統[詳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