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環保產業作為支撐生態文明建設和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力量,正面臨著轉型升級的迫切需求。環保新質生產力,正成為推動產業向前發展的核心力量。本欄目將聚焦生態環保產業的新技術、新裝備、新材料、新模式,深入宣傳推廣科技創新成果,及時發布環境技術進步獎項,全面介紹行業內的實用技術裝備和示范工程,引導行業持續創新,加快數字、智慧、科技的融合賦能,為經濟社會全面綠色轉型貢獻力量。
生態環境保護示范工程
2023-S-51
申報單位
北京京城環保股份有限公司
業主單位
上海漾沁環境科技有限公司
推薦單位
北京市環境保護產業協會
一、工程簡介
建設和運行模式
BOT
投運時間
2022年4月16日
工程示范點
1、技術先進性
工程采用了高效節能的干化焚燒處理成套工藝。采用高溫煙氣熱能階梯式利用的節能減排設計,符合高效節能理念。
2、煙氣超低排放處理成套工藝
工程焚燒煙氣脫酸采用干法+濕法相結合的工藝,能實現煙氣的達標排放。實際運行表明只采用干法脫酸,能完全達到焚燒煙氣的超低排放,同時能夠減少濕法工藝產生的含鹽廢水處理量;
3、空間布置科學合理
區域劃分、統籌兼顧原則,科學規劃近遠期建設用地。
4、項目運行穩定
項目自投產以來,運行穩定,截至2023年4月30日共計處理泥量8.8萬余噸,有效實現全區市政污泥“減量化、無害化、穩定化”的集中有效處置。
工程規模
工程總設計規模600 tWS/d(80%含水率),分兩期建設:一期設計規模為300 tWS/d,生產線配置按2×200 tWS/d,二期設計規模300 tWS/d。
工藝流程
青浦區污泥干化焚燒項目采用了成熟應用的“干化+焚燒”污泥處理工藝。工程主要建設內容包括:污泥接收及儲存系統、污泥干化系統、污泥焚燒系統、余熱利用系統、煙氣處理系統、飛灰儲運固化系統、堿液儲運系統、壓縮空氣系統、冷卻水系統、柴油發電系統、高低壓
配電系統、自控儀表系統、煙氣在線
監控系統、廢水環保檢測系統、煙囪、平臺、管道、閥件、保溫等所有附件。
污泥先進行半干化,然后送入流化床污泥
焚燒爐進行焚燒,鍋爐利用煙氣余熱生產蒸汽用于污泥干化。污泥干化不足熱能由輔助燃氣鍋爐產生的蒸汽提供,以保證污泥干化系統隨時都有足夠的能源進行工作。污泥焚燒爐正常運行時不需外加其他輔助燃料。采用天然氣作為焚燒爐啟動和備用燃料。
煙氣處理系統采用“爐內脫硫+ SNCR+靜電除塵+小蘇打干法脫酸+活性炭噴射+袋式除塵+濕法脫酸+煙氣再熱+煙囪”后,達到上海市《生活垃圾焚燒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DB31/ 768-2013)和歐盟(2010/75/EU)排放標準。
運行效果
青浦區污泥干化焚燒項目,作為上海市“十三五”期間環保重點工程、青浦區重大環境基礎項目,建成投運后確保了區內污泥有效、規范和安全地處理、處置。
本項目采用干化機進行間接干化,干化后污泥含水率由80%降至40%~50%后送入鼓泡式流化床焚燒爐進行焚燒處理,配置余熱鍋爐回收焚燒產生的熱量回補至干化系統。煙氣凈化采用“SNCR(選擇性非催化還原脫硝)+爐內脫硫+靜電除塵+小蘇打干法+活性炭噴射+袋式除塵+濕法脫酸”的組合工藝進行煙氣凈化處理,經凈化處理后的煙氣,各項排放指標都達到了《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DB 31/933-2015)及歐盟(2010/75/EU)排放標準中較嚴項排放要求。其中:二噁英排放濃度符合《生活垃圾焚燒污染物控制標準》(DB 31/768-2013),惡臭污染物排放符合《惡臭(異味)污染物排放標準》(DB 31/1025-2016),廠界噪音符合《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 12348-2008)要求,污水排放符合《污水綜合排放標準》(DB 31/199-2018);根據《危險廢物鑒別標準》(GB 5085.1.2.3.4.5.6.7-2008)。青浦區污泥干化焚燒項目產生的靜電灰渣和爐渣不屬于危險廢棄物已全部作為建筑材料、道路路基,實現“變廢為寶”,資源化利用。布袋除塵器收集的飛灰經穩定化后外運處置。
本項目實現了青浦區市政污泥減量化、穩定化和無害化處置目標,是長三角示范區標桿環境基礎項目。
二次污染控制
1、煙氣
本工程煙氣處理嚴格按照上海市《生活垃圾焚燒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DB31/ 768-2013)和歐盟(2010/75/EU)排放標準進行設計,采用了兩級除塵+小蘇打干法脫硫+洗滌塔+降溫塔的完整可靠的處理工藝。煙氣經過洗滌降溫后,煙氣排放符合標準要求。
2、噪聲
采用低噪聲的設備,并根據需要采取隔音減振措施。滿足《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 12348-2008) 3類標準,廠界圍墻外1m處噪聲:晝間≤65 dB(A)、夜間≤55 dB(A)。
3、臭氣
濕污泥接收倉、儲存倉設有負壓吸風系統,保證臭氣不外漏。收集的臭氣作為焚燒系統一次風送入焚燒爐高溫焚燒。在焚燒爐停爐期間,從濕污泥接收倉、儲存倉抽出的臭氣在經過除臭裝置凈化、脫臭后排出。
4、廢水
干化焚燒系統脫酸廢水含一類污染物,單獨設脫酸廢水處理站,經處理后納入市政污水管網。循環冷卻塔排水、余熱鍋爐定排水和燃氣鍋爐定排水直接經總排口納入市政污水管網。污泥干化載氣冷凝水等,一并進入混合污水處理站,經處理后納入市政污水管網。
5、飛灰
余熱鍋爐、靜電除塵器飛灰作為靜電灰渣,外運作為建筑材料、道路路基資源化利用。布袋除塵器飛灰屬于危險廢物,經穩定化處理之后送至飛灰填埋場處置。
運行情況
1、在本工程建設和運行過程中,通過對技術的深入研究,解決了污泥干化焚燒、干污泥輸送、焚燒煙氣處理、臭氣收集處理、節能減排和環境友好設計等關鍵技術難題。本工程在熱值按10.78 MJ/kg計、含水率按80%計時,處理干污泥量為47.26 tDS/d每條生產線(實際處理量與設計值40 tDS/d相比高出約20%)。
2、通過72 h負荷調試考核和24 h滿負荷考核驗收;工程于2022年4月正式移交,目前處于正常穩定運行狀態。
3、項目各類污染物均能達標排放:
本工程目前運行情況良好,實現了在進料污泥含水率波動范圍較大的條件下,污泥干化焚燒系統的穩定和經濟運行,驗證了上海市政污泥干化焚燒處理處置技術路線的可行性,促進了經濟、環境和社會的協調發展,充分發揮了好的榜樣作用。
碳減排效果
本項目充分考慮“雙碳”目標的重要意義。通過對上海青浦區市政污泥連續多年監測,對該地區市政污泥特性了解充分,并在調研國內同類多個污泥處理項目的基礎上,科學確定了污泥設計熱值3300 kcal/kg、進爐含水率50%等關鍵設計參數。項目選擇污泥單獨干化+焚燒工藝路線,采用薄層干化技術,實現了污泥干化焚燒系統的自持燃燒。同時采用設備高低順流布置,簡化污泥運輸過程,減低運送能耗;經測算年碳減排量約2500 t。
原標題:環保新質生產力 | 青浦區污泥干化焚燒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