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環境空氣 顆粒物來源解析 基于手工監測的受體模型法技術規范》(HJ 1351-2024)
為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加強大氣污染防治, 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保障人體健康,規范基于手工監測的受體模型法環境空氣顆粒物來源解析工作, 制定本標準。本標準屬于環境空氣顆粒物來源解析系列標準之一,規定了基于手工監測的受體模型法環境空氣顆粒物來源解析技術方法。本標準的附錄A——附錄D為資料性附錄。本標準為首次發布。本標準自5月1日起實施。
2、《環境空氣 顆粒物來源解析 基于手工監測的受體模型法監測數據處理與檢驗技術規范》(HJ 1352-2024)
為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加強大氣污染防治, 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保障人體健康,規范基于手工監測的受體模型法環境空氣顆粒物來源解析工作, 制定本標準。本標準屬于環境空氣顆粒物來源解析系列標準之一,規定了基于手工監測并采用受體模型法開展的環境空氣顆粒物來源解析工作中監測數據的處理和檢驗。本標準為首次發布。本標準自5月1日起實施。
3、《環境空氣 顆粒物來源解析 正定矩陣因子分解模型計算技術指南》(HJ 1353-2024)
為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加強大氣污染防治, 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保障人體健康,規范環境空氣顆粒物來源解析工作中正定矩陣因子分解(PMF) 模型計算,制定本標準。本標準屬于環境空氣顆粒物來源解析系列標準之一,規定了PMF 模型計算方法。本標準的附錄A和附錄B為資料性附錄。本標準為首次發布。本標準自5月1日起實施。
4、《環境空氣 顆粒物來源解析 化學質量平衡模型計算技術指南》(HJ 1354-2024)
為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加強大氣污染防治, 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保障人體健康,規范環境空氣顆粒物來源解析工作中化學質量平衡(CMB)模 型計算,制定本標準。本標準屬于環境空氣顆粒物來源解析系列標準之一,規定了CMB模型計算方法。本標準的附錄A——附錄D為資料性附錄。本標準為首次發布。本標準自5月1日起實施。
5、《乏燃料運輸容器設計要求》(HJ 1355-2024)
為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放射性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核安全法》《放射性物品運輸安全管理條例》,防治放射性污染,保障人體健康,保護生態環境,規范乏 燃料運輸容器的設計活動,制定本標準。本標準依據《放射性物品安全運輸規程》(GB 11806—2019),并參考《放射性物質安全運輸條例》(IAEA SSR-6)等國內和國際放射性物品安全運輸準則制定,規定了乏燃料運輸容器的設計準則和要求,包括材料要求、結構設計要求、熱工設計要求、包容設計要求、屏蔽設計要求、臨界安全設計要求以及制造要求等。本標準的附錄A為資料性附錄。本標準為首次發布。本標準自5月1日起實施。
6、《飲用水水源地生態環境保護執法監管遙感調查技術規范》(HJ 1356-2024)
為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防治環境污染,改善生 態環境質量,規范和指導飲用水水源地生態環境保護執法監管遙感調查工作,制定本標準。本標準規定了利用衛星、無人機等遙感技術對飲用水水源地生態環境保護執法監管遙感調查的工作流程、數據準備、遙感解譯、線索篩查、線索生成、成果歸檔等相關要求。本標準附錄A為規范性附錄,附錄B——附錄E為資料性附錄。本標準為首次發布。本標準自5月1日起實施。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