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生態環境部辦公廳印發了2023年《國家先進污染防治技術目錄(固體廢物和土壤污染防治領域)》(環辦科財函〔2024〕27號)(以下簡稱“《目錄》”)。為便于各相關方使用《目錄》,中國環保產業協會編制了《目錄》技術典型應用案例,將陸續在微信平臺發布,以供參考使用。所有案例均來自《目錄》入選技術的申報材料,案例內容經業主單位和申報單位確認。
技術名稱
含硅工業固廢生產輕質微晶石技術
技術依托單位
洛陽北玻輕晶石技術有限公司
工藝路線
含硅工業固廢和輔料按一定比例配比后,依次經粉碎、研磨、篩分后加入發泡劑混合均勻,將飾面料與發泡料依次分層均勻鋪撒于模具內。布料后進入輥道爐,經過晶化反應、高溫熔融、發泡,再急冷至800℃左右定型,經退火消除產品熱應力后出爐。出爐后的毛板經進一步加工得到標準規格輕晶石板材。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水經多級沉淀過濾循環使用,廢渣經烘干、制粉后用作原料。
主要技術指標
產品達到《尾砂微晶發泡板材及砌塊》(JG/T 506-2016)標準要求。燒成溫度1050℃~1200℃,燒成周期20h~24h。
技術特點
發泡技術可有效提升產品品質,硅基固廢的利用率高,產品附加值高。
適用范圍
廢陶瓷粉、
廢玻璃粉、石英尾礦等硅含量≥40%的工業固廢資源化利用。
案例名稱
硅巢裝配式建筑新材料項目
業主單位
洛陽北玻輕晶石新材料有限公司
案例概況
工程地址:汝陽先進制造業開發區。
工程規模:年產90萬m2輕質微晶石材料。
投運時間:2021年1月。
驗收情況:通過驗收。
工藝流程
采用高溫熔融水淬工藝,通過自動計量器按配比稱取各種固廢和輔料,通過自動混料機混合均勻后投入高溫池爐進行熔融后,水淬制得微晶顆粒料,經烘干機烘干、立磨制粉,制得200目微晶粉料并投入對應料倉。通過自動計量器在微晶粉料種配入一定比例的輔料和發泡劑,在自動混料機中混合均勻,分別制備用以輕晶石生產的面料和底料,通過布料中心將其均勻鋪撒于模具內。完成多層布料作業后,模具進入晶化窯燒成,在晶化窯內經過預熱、晶化成型、冷卻后出窯,通過輸送帶運輸到冷加工車間。在冷加工車間內,毛板通過定厚、拋光、切割、清理烘干工序,加工為標準規格的板材。
污染防治效果和達標情況
產品達到《尾砂微晶發泡板材及砌塊》(JG/T 506-2016)標準要求。產品放射性元素含量為內照射指數0.2,外照射指數0.3,符合《民用建筑工程室內環境污染控制標準》(GB 50325-2020)的技術要求。
二次污染治理情況
廢氣經收集處理后滿足《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 16297-1996)表2二級標準要求;廢水經收集處理滿足《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 8978-1996)表4三級標準和汝陽縣第二污水處理廠的進水水質要求;噪聲達到《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 12348-2008)3類或4類標準要求。
主要工藝運行和控制參數
預熱溫度400℃,燒成溫度1100℃~1150℃,急冷溫度850℃,出窯溫度≤60℃,燒成周期24h。
投資費用
項目總投資33765萬元,其中土地及基礎設施投資2236萬元,工程設施建設投資9182萬元,生產設備投資15500萬元,流動資金5000萬元,環保設施、輔助設施等其他投資1847萬元。
運行費用
年運行費用為3203萬元。
能源、資源節約和綜合利用情況
項目主要原料來自汝陽當地陶瓷廠的拋光廢料廢陶瓷粉、玻璃廠的廢玻璃粉、石英尾砂、頁巖、粉煤灰、花崗巖石粉等,固廢綜合利用率80%以上,實現固廢的資源化利用。
原標題:?2023年《國家先進污染防治技術目錄》入選技術案例(19)含硅工業固廢生產輕質微晶石技術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