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禧年前后,電商行業開始被一部分人關注起來,并在中國這塊廣闊的土地上發展開去,阿里巴巴、當當網等電商網絡就是抓住了機遇并得到發展的眾多企業之一。前期經驗積淀及政府的扶持下,電商平臺的成長飛速,興起了一批以淘寶、京東、拼多多等為代表的電商產品。
在電商發展環境的不斷改善、電商經營模式的不斷成熟下,電商行業交易規模從2016年到2020年的復合年均增長率達8.9%,跨進電商規模在五年內增長近10倍,直播電商市場規模更是從2017年的196.4億元逐年遞增,2019與2020年增速達到227.7%和136.61%。
從上述數據可以看到,電商行業的發展績效考核已經算得到了高分。有電商企業還表示,中國的電商市場規模較大、發展速度較快,其在社會經濟增長中的地位也將越來越高。“能力越大,責任越大”,這句話放在行業與行業間也同樣適用。電商企業應該承擔起的社會責任就包括環境保護,并且在環保理念的深化下,用戶選擇也已開始向環保傾斜。
為推動綠色電商發展,8月18日,由杭州市電子商務協會、北京市企業家環保基金會、阿拉善SEE江南項目中心共同主辦,擺脫塑縛、無毒先鋒、自然田、回歸荒野、中華環保聯合會、碳阻跡、商道縱橫、以及妙盈科技聯合承辦的《綠色電商行動指南——中國零售電商環境影響及對策》發布暨綠色電商行動倡議發布會在杭州舉行。
雖然零售電商企業在此前也推出過綠色轉型相關行動,但在業內看來,不同企業在不同議題上的行動較為分散,且普遍缺乏目標指引,導致無法形成具有規模意義的行業綠色化轉型,還未能在國家級實現“雙碳”目標任務之中扮演更積極、重要的角色。
《綠色電商行動指南——中國零售電商環境影響及對策》(下稱“《行動指南》”)不僅指出了零售電商行業綠色化的重要性,還就固廢和循環經濟、化學品管理、可持續食物等幾個大類中做出綠色電商行動指引。
《行動指南》表示,零售電商平臺企業在價值鏈上具有獨特生態位,享有巨大“平臺權力”,承擔樞紐功能。因此,也應承擔其在環境問題多元共治體系中的主體責任,帶動更加廣泛的環境治理行動。
具體來看,零售電商企業應從數據中心、 辦公樓宇、物流運輸、包裝、倉儲和供應商等排放環節入手,設立全范圍的減碳目標,并明確減排路徑與時間表。針對包裝緩解帶來的固廢污染增加,《行動指南》建議通過減量、循環復用、回收、消費者溝通幾個方面削減污染;在化學品環境污染上,《行動指南》認為,首先應該合規,其次應該超越規范做到盡善盡美,主動承擔化學品污染防治責任等等。
電商綠色轉型之路,看得見!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