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國內光伏行業最常聽到的詞就是“淡季不淡”。
出口接連獲利好,國內補貼加碼
據國際機構PV Infolink對中國海關出口數據的分析,5月份中國光伏組件的出口達到14.4GW,同比增長95%,1-5月份光伏組件累計出口達63.4GW,同比增長102%,表現相當強勁。具體來看,全球市場對中國組件的需求相對穩健,歐洲市場更是實現了逐月增長。
按照此前公布的“RepowerEU”能源計劃,歐盟擬到2025年將光伏發電能力翻一番,到2030年安裝規模增至600GW。而有關機構指出,歐洲地區對華光伏中長期依賴程度將保持在80%以上。僅歐洲市場需求就可預見,未來國產光伏組件出口還將維持高景氣度。
與此同時,美國宣布豁免東南亞四國光伏組件的進口關稅,持續時間達兩年。對在東南亞地區早有布局的中國光伏企業來說,該市場也有機會成為出口的一個重要增長點。
且國內光伏裝機量也在穩步提升當中。國家能源局數據顯示,1-5月全國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約3.3億千瓦,同比增長24.4%,全國主要太陽能發電企業電源工程完成409億元投資,同比增長248.7%。
就在前不久,財政部下達“2022年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補助地方資金預算”,覆蓋山西、內蒙古、吉林、浙江等11個省區,共計27.5496億元,其中光伏補貼約12.5億元。受此影響,各地光伏裝機量也有望再進一步提升。
產業鏈擴產忙,光伏巨頭加速出海
在國外市場需求激增的背景下,國內光伏企業紛紛加緊海外業務布局。4月下旬,晶科能源公告稱,擬調整公司戰略規劃,將原定的“年產500萬千瓦高效電池和500萬千瓦高效電池組件生產線項目”提升至“年產800萬千瓦太陽能組件及800萬千瓦太陽能電池生產線項目”。其表示,這一舉措將有利于海外一體化產能建設,有利于拓展海外市場的份額。
不止于此,光伏巨頭們在原材料上的“搶奪戰”也愈演愈烈。
3月,隆基綠能與通威股份簽訂多晶硅長單采購協議,雙方將在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間交易20.36萬噸多晶硅,預計合同總額約442億元。
6月,天合光能公布擴產計劃,擬投建年產30萬噸工業硅、年產15萬噸高純多晶硅、年產35GW單晶硅、年產10GW切片、年產10GW電池、年產10GW組件以及15GW組件輔材生產線。天合光能表示,該項目將高于其目前的賬面貨幣資金水平(約110.48億元)。
有關券商認為,按照一季度國產光伏組件出口情況推測,今年全年海外光伏裝機需求有望超過1.5億千瓦。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