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1-2035年)》印發以來,深圳、河南、江西等地陸續出臺鼓勵政策,加碼氫能產業鏈。6月份,唐山、上海先后公布了氫能產業發展規劃,明確氫能從制備到落地應用等環節的具體目標,以搶占市場風口。
6月24日,“京津冀氫能產業碳賦能研討會”于線上召開,與會專家表示,氫能產業發展迅速,正在進入市場化臨界點的黃金機遇期,下一步如能打造出更成熟的應用場景及資本增效,產業將更快進入規模化推廣階段。同時,專家一致認為“雙碳”目標將為氫能產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碳氫賦能模式應該得到更廣泛的認可。
需要注意的是,唐山、上海兩地出臺的氫能產業規劃均將“綠氫”放在了重要位置。所謂綠氫,即利用風電、太陽能、核電等可再生能源電解制出的氫氣。唐山明確,將依托大唐國際、國能集團等重點企業,開發和發展規模化綠色制氫。另外,唐山擬在全市增加10萬千瓦以上光伏項目,并配套建設制氫工廠,作為區域氫源補充。
上海亦強調要逐步構建綠氫為主的供應保障體系,中長期推進深遠海風電制氫、生物質制氫,探索建立長江氫能運輸走廊,布局海外氫源生產基地和進口碼頭,構建多渠道綠氫保障供應體系。
長遠來看,綠氫可以說是氫能產業發展的必然選擇。
一是當前成熟的化石能源制氫仍存在碳排放,而工業副產制氫難以規模化供應,而可再生能源制氫則能完全實現近零碳排放,隨著風電、光電等成本不斷下降,綠氫的市場競爭力也將更加凸顯;二是開發綠氫也是促進清潔能源消納的重要手段,將進一步拓寬風電、光電等的應用場景,推進能源綠色低碳轉型朝更縱深的方向去。
而上文提到的“碳氫賦能”則是促進氫能規模化發展的又一關鍵途徑。據專家介紹,“雙碳”目標的落實將使得“碳”成為促進經濟發展和金融增效的重要介質,如碳交易市場、碳匯等,有望為氫能產業發展帶來萬億級的資金支持和政策權益。對產業而言,應盡快開展相關碳減排方法開發,利用好碳金融工具,充分調動市場的積極性,打造出覆蓋全產業鏈、各方互利共惠的碳氫賦能生態圈。
“‘十四五’既是氫能產業的市場洗牌期,也是氫能企業技術實力的重要培育期。”氫能相關從業者稱。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