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保在線 明星企業】近年來,政府日益重視各地養殖場的環保問題。畜產廢棄物是造成養殖場環境污染的主要污染源,對于1個萬頭豬場而言,每年需排放純糞尿約3萬噸,再加上集約化生產的沖洗水,每年可排放糞尿及污水約6~7萬噸。國內生豬養殖規模巨大,特別是近年來養殖規模化水平快速提升,養殖場的環保問題日益嚴重。
應對與日俱增的環保壓力,生豬環保政策密集出臺,環保政策讓生豬養殖戶壓力巨大。
方善能的技術專家——暨南大學的姚冬生教授,20余年來致力于生物毒素綜合防控研究、功能性生物活性物、生物量轉化關鍵技術研究。在環保高壓下,鶴山市的養殖戶主動邀請姚教授為他們提供解決方案。
碧沃豐致力于利用生物技術解決環境污染問題,碧沃豐研發的多種微生物菌劑及納米載體填料已成功應用于多個行業的污水及廢棄物處理。除產品外,碧沃豐配備專業的技術服務及研發隊伍,為客戶配套解決方案,實現達標治理。
方善能與碧沃豐具有一致的環境治理理念,相互認同及贊賞在各自領域所做的成績。為解決養殖戶的環保難題,姚冬生教授與碧沃豐和方善能合作,將生物轉化技術應用于養殖廢水治理中,共同實現養殖廢水零排放及資源化目標。
實地勘察
受鶴山市宅梧鎮的建豐養殖場委托,姚教授與碧沃豐技術骨干人員以及方善能的項目負責人去到實地勘察。建豐養殖場養豬規模有一千余頭,每日排放廢水量可達20噸。養殖場負責人嘗試過對污水進行處理,但效果不盡如人意。
(養殖污水治理前)
養殖廢水處理方案
面對養殖場的污染現狀,姚教授與碧沃豐和方善能聯合設計,制定“標本兼治”的處理方案,在養殖過程中使用方善能產品的基礎上,運用碧沃豐微生物菌劑及應用技術,建立一個水生植物和微生物微生態系統,把養殖污水處理達到《無公害食品 畜禽飲用水水質》(NY5027–2008 )標準,并資源化為飼料和回用水,實現零排放和資源化利用。
(碧沃豐總裁范德朋及技術骨干、姚教授進行實地勘察)
一系列的技術手段在養殖污水處理中各顯神通:
投放微生物菌劑和BF納米載體填料:構建和強化水體微生態系統,有效消除污水的各類污染物,凈化水體水質。
生態浮島設置:水面設置生態浮島,種植水生植物,通過植物根系對水體富營養化的氮、磷等進行吸收去除,凈化水體水質。
治理成果
這項工程建成后運行穩定,養殖廢水經過系統處理后,水質達到《無公害食品 畜禽飲用水水質》(NY5027–2008 )標準,水體無異味,透明度良好,可回用于沖洗豬舍,達到零排放目標,同時還產生了可供飼用的青飼料。
(工程進水與出水對比)
(工程出水效果圖)
碧沃豐-方善能養殖污水零排放及資源化方案的運行成本遠低于物理、化學法處理工藝,這項工程無需另外處置污泥,在處理水量每天低于30噸時,安排一個兼職人員負責即可,整體運行成本低至1.22元/噸—3.02元/噸。
養殖戶來考察學習
在養殖廢水處理的工程建成后,廢水處理效果顯著,附近的養殖戶紛紛前來考察學習。
2018年10月19日,開平市沙塘鎮負責分管農村、農業、畜牧的張國昌副鎮長委派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曹錦來、勞沃怡率沙塘鎮一眾10多名養殖戶老板一行就養殖場污水處理技術前來鶴山市宅梧鎮建豐養殖場考察調研學習碧沃豐--方善能養殖污水零排放與資源化系統的項目工程。
暨南大學姚冬生教授、碧沃豐集團總部銷售部經理吳康坪、產品研發部副總經理胡亞冬和技術部經理李國添和廣東方善能動物保健有限公司市場部負責人楊萬騰、技術部負責人李世川,建豐養殖場負責人楊健清女士等人員接待了參觀人員。
看到養殖廢水的處理效果后,來自沙塘鎮的養殖戶紛紛點贊認可,同時也提出了許多關于工程成本、運行維護等問題,碧沃豐、方善能的技術人員和建豐養殖場負責人楊健清女士一一解答。
(建豐養殖場負責人解答問題)
隨后,養殖戶們紛紛產生了合作意向,邀請碧沃豐的相關人員前往他們的養殖場考察現場。養殖戶對“碧沃豐-方善能養殖污水零排放與資源化系統”的效果給予高度的認同與肯定。
碧沃豐多年來堅持通過自然的力量解決環境污染問題的治水理念,在一次次的治理實戰中效果顯著。碧沃豐業已鍛造出一支戰斗力的專業治污團隊,無論是水環境治理,還是各行各業的污水處理,碧沃豐都義不容辭,為實現“還世界碧水藍天,為人類創造沃土年豐”的美好愿景而不懈努力。
(本文系企業投稿,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立場。文章內容僅供參考,若涉及侵權,請及時聯系本站處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