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污水處理 勢能增氧生態床法新工藝介紹
資料類型 | 文件 | 資料大小 | 0 |
下載次數 | 0 | 資料圖片 | 【點擊查看】 |
上 傳 人 | 默認 | 需要積分 | 0 |
關 鍵 詞 |
- 【資料簡介】
為了恢復水中的溶解氧(即DO),現行成熟的污水處理工藝大都依據大氣復氧雙膜理論采用了鼓風曝氣,據悉處理1噸污水應用羅茨風機至少需耗電0.4Kw/h,加上需要消除羅茨風機噪音的費用、建設風機房費用以及增設管理員費用,該項總支出一直是污水處理廠運行費用居高不下的主要一環,特別是當要求污水處理達到《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一級A標準時,僅“鼓風曝氣”的費用就將增加幾倍。河海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課題組從1988年開始歷經20載7代工藝的改進,充分發揮了利用水能運行費用低的優點,研究出利用水能(勢能)進行污水生物處理的工藝——勢能增氧生態床法,創造了水利學科與環境學科相結合的典型,提出了環境學科發展的一個新研究方向,課題組成員陳鳴釗教授17日接受了記者的采訪并提供了以下數據。
其原理為:當污水自*層進入增氧機1時,污水自下而上運動,且其中攜帶的懸浮物自下而上被截留,當水位上升到增氧機中的虹吸管頂部3并超過后,則產生虹吸,很快吸干該層的污水排入下一層,此時污水自上而下運動攜帶被截留的懸浮物質(很通暢地由小孔隙向大孔隙流動)也排入下一層(這也是每一層填料不堵塞的原因),同時將空氣吸入填料2的孔隙之中,空氣沿大顆粒孔隙自下而上地與所有填料中的水膜相接觸而進行大氣復氧,使得填料表面的水膜中溶解氧迅速增加(參見大氣復氧雙膜理論)。勢能增氧生態河床設施充分利用水泵的水頭勢能(10~15m)進行大氣復氧,30層的連續大氣復氧可使污水中的溶解氧增加很快。
當每一層的污水被吸干后,虹吸自動斷開,且有一段間歇時間,故使得填料中水膜的大氣復氧時間很充分,又由于水膜很薄,其中的溶解氧很快向飽和值接近,故適宜填料表面生物膜中好氧微生物生長并很快分解污水。由于污水的不斷進入,該層的水位又上升,再次虹吸,周而復始,并且自上一層向下一層,逐層傳遞,至底層通過二沉池,將攜帶的懸浮物沉淀,上清液出水時再通過生態草皮,由于毛細管的作用將水和有機物(氮、磷)輸送給上部土層和覆蓋的草皮,去除了氮、磷,即可達中水標準或地表水Ⅲ類水質。
該項技術直接的經濟效益是:在山區當河流比降為1%~3%時,污水處理的直接運行費用為零,在平原地區,當電費為0.6元/度時,只需≤0.15元/噸的直接運行費用。日前已經榮獲了國家環境保護部頒布的“2008年度環保科學技術獎勵”三等獎,并且成功的應用了11個污水處理項目,包括1999年南京臘梅食品廠高濃度廢水處理項目、2000年江蘇靖江中學的生活污水處理項目、2001年揚州煤氣總公司焦化廢水處理項目、2004年南京建鄴區泵站河道管理處河水處理項目。
上一篇:營業執照
- 凡本網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環保在線,轉載請必須注明環保在線,http://www.xskinz.com。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企業發布的公司新聞、技術文章、資料下載等內容,如涉及侵權、違規遭投訴的,一律由發布企業自行承擔責任,本網有權刪除內容并追溯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