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城市吉豐機械科技有限公司作者
多種脫硫廢水處理設備處理工藝
資料類型 | jpg文件 | 資料大小 | 126352 |
下載次數 | 77 | 資料圖片 | 【點擊查看】 |
上 傳 人 | 諸城市吉豐機械科技有限公司 | 需要積分 | 0 |
關 鍵 詞 | 廢水處理設備,脫硫廢水處理設備,廢水處理設備工藝,工業廢水處理設備 |
- 【資料簡介】
- 目前國內脫硫廢水處理工藝的選定基本都依據國家排放標準。主要處理類和第二類污染物,采用的主要工藝方法為物化法,該工藝流程是以國外在我國電廠脫硫廢水處理工藝應用的基礎上進行縮放的模式。
脫硫廢水pH值一般在5~6范圍內,呈弱酸性,此時許多重金屬離子仍有良好的溶解性。所以,脫硫廢水的處理主要是以化學、機械方法分離重金屬和其他可沉淀的物質,如氟化物、亞硫酸鹽和硫酸鹽。調節pH值,從而使廢水能達到有關環保質量標準和排放標準。沉淀分離是一種常用的金屬分離法,除活潑金屬外,許多金屬的氫氧化物的溶解度較小。故脫硫廢水一般采用加入可溶性氫氧化物,產生氫氧化物沉淀來分離重金屬離子。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在不同的pH值下,金屬氫氧化物的溶度積相差較大,故反應時應嚴格控制其pH值。在脫硫廢水處理中,一般控制pH值8.5~9.0之間,在這一范圍內可使一些重金屬,如鐵、銅、鉛、鎳和鉻生成氫氧化物沉淀。國內普遍使用調節pH值和重金屬離子形成氫氧化物沉淀的藥劑為氫氧化鈉(NaOH)或者氫氧化鈣(Ca(OH)2);NaOH可直接從市場采購;Ca(OH)2則需要市場采購石灰粉進行配置,工藝相對復雜。但使用Ca(OH)2的優勢是,反應過程中同時產生CaF2、CaSO3、CaSO4沉淀物,以分離氟化物、亞硝酸鹽、硫酸鹽等鹽類物質。采用Steinmuller技術的波蘭RAFAKO公司認為,使用Ca(OH)2溶液,通過加絮凝劑、助凝劑還可沉淀CaCl2,分離Cl-。而*的原因,困擾濕法脫硫工藝的要難題是Cl-的去除。所以用Ca(OH)2調節脫硫廢水pH值是*選擇。
對于汞、銅等重金屬,一般采用加入可溶性硫化物如硫化鈉(Na2S),以產生Hg2S、CuS等沉淀,這兩種沉淀物質溶解度都很小,溶度積數量在10-40~10-50之間。而Na2S本身的毒性會給污泥的培養以及操作運行人員帶來不利影響。而國內目前普遍采用15%TMT溶液(Trimer2cap to-s-trianzin)替代Na2S來沉淀汞、重金屬等,取得比較好的效果。用于混凝劑的藥劑為復合鐵(硫酸氯鐵FeClSO4);用于助凝劑的藥劑為PAM(聚丙烯酰胺);用于調節pH出水的藥劑為鹽酸(HCl)。這些工藝操作相對簡單,也是目前國內脫硫廢水處理工藝的主流。
添加上述藥劑的廢水在綜合反應槽中進行化學反應。綜合反應槽共分3格,由pH調整槽、反應槽及絮凝槽連通構成,分別完成廢水的pH調整、沉淀反應和混凝澄清。澄清器主要用于沉淀前設備反應生成的絮體,由于絮體密度較小,沉降性能較差,因此澄清器采用較低的上升流速和較長的停留時間。澄清池的排泥方式為間斷排泥,泥渣通過泥渣泵外排。設計排泥時間一般為每天6~8h。
從目前國內濕法脫硫廢水處理運行狀況看,經上述處理工藝處理后重金屬離子以及氟離子均能穩定達標排放,但SS和COD往往不能穩定達標排放。脫硫廢水處理出水COD不達標原因主要是廢水中COD濃度高(煤質和石灰石產地不同,濃度也不同)。有的廢水COD濃度400mg/L,采用物化法的去除率一般只有45~55%,因此往往超標。SS濃度超標主要原因是澄清和污泥濃縮池合建,當污泥處置不及時,澄清污泥濃縮池中污泥界面上升造成沉降時間不足引起SS超標排放。
上一篇:45#角鋼--【*報價】
下一篇:油氣回收-電子樣本
- 凡本網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環保在線,轉載請必須注明環保在線,http://www.xskinz.com。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企業發布的公司新聞、技術文章、資料下載等內容,如涉及侵權、違規遭投訴的,一律由發布企業自行承擔責任,本網有權刪除內容并追溯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