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系統組成
1.水質傳感器:用于檢測各種水質參數,常見的有水溫傳感器、pH 傳感器、溶解氧傳感器、濁度傳感器、電導率傳感器、氨氮傳感器、化學需氧量(COD)傳感器、總磷傳感器、
總氮傳感器等,不同的傳感器基于不同的工作原理來測量相應的水質指標.
2.數據采集與傳輸設備:包括數據采集器和通信模塊。數據采集器負責收集傳感器監測到的數據,并對數據進行預處理和存儲;通信模塊則將采集到的數據通過有線或無線的方式
傳輸到遠程的監控中心或云平臺,常見的通信方式有 RS-485、GPRS、4G/5G、以太網等.
3.供電系統:為監測設備提供電力支持,常用的供電方式有市電供電、太陽能供電以及兩者相結合的方式。在一些偏遠地區或無市電接入的監測點,太陽能供電系統更為適用,
其由太陽能電池板、充電控制器和儲能電池等組成.
4.監測站房或支架:用于安置和保護監測設備,使其免受自然環境的影響。監測站房一般建設在岸邊,內部放置各種監測儀器和設備;立桿式支架則是將設備安裝在豎立的桿子上,
直接放置在水體中或岸邊,具有安裝方便、成本較低的特點.
5.云平臺或監控中心:接收和存儲來自各個監測站點的數據,并進行數據的展示、分析、處理和管理。用戶可以通過電腦、手機等終端設備登錄云平臺或監控中心,隨時隨地查看
水質數據、設備狀態和報警信息,實現對河流水質的遠程監控和管理.
二、工作原理
河道水質監測站以水質傳感器為核心,通過監測和分析水溫、電導率、pH值、溶解氧、氨氮等水質參數,進行實時數據的遠程查看和設備的遠程管理。傳感器能夠準確捕捉水體的各種物理和化學特征,確保數據的實時性和準確性。
三、主要功能
1.實時監測:河道水質監測站能夠實時監測水體的各項指標,如pH值、溶解氧、渾濁度、總有機碳、氨氮、重金屬含量等。這些數據的實時更新有助于及時發現水質異常和潛在問題。
2.數據采集與分析:監測站會自動記錄數據并進行分析,評估水質的健康狀況。長期數據的積累和分析有助于識別污染源和污染事件,揭示污染物的來源、流動路徑及其對水質的影響。
3.預警與預報:當水質參數超出預設范圍時,監測站會自動發出警報,以便有關部門能夠及時采取措施進行應對,避免水體進一步惡化。這種預警功能為快速響應突發水質問題提供了關鍵支持。
4.環境評估與管理:監測站提供的數據可以為環境評估提供重要的參考依據,對水體污染狀況進行量化分析,并以此為依據進行水質改善計劃或污染防治計劃的制定。
5.教育與科普:監測站的存在也起到了教育和科普的作用。公眾可以通過參觀了解水質的狀況和保護水資源的意義,提高環保意識。
四、應用領域
1.環境保護:實時監測河流的水質狀況,及時發現和預警水污染事件,為環境保護部門提供數據支持,以便采取有效的污染控制措施,保護河流生態環境.
2.水資源管理:通過對河流水質的長期監測,了解水資源的質量變化趨勢,為水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和保護提供科學依據,保障飲用水源地的水質安全,促進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3.水利工程:在水利工程的建設和運行過程中,監測河流水質的變化,評估工程對水質的影響,為水利工程的優化設計和運行管理提供參考依據,確保水利工程的生態環境效益.
4.水產養殖:監測養殖區域河流水質的水溫、溶解氧、pH 值、氨氮等參數,為水產養殖提供適宜的水質環境,預防疾病的發生,提高水產養殖的產量和質量.
5.城市水務:幫助城市水務部門了解城市內河、景觀水體等的水質狀況,及時采取措施改善水質,提升城市水環境質量,滿足市民對美好生態環境的需求.
6.工業生產:對于工業企業的廢水排放口附近的河流,監測水質變化,確保工業廢水達標排放,防止對河流造成污染;
立即詢價
您提交后,專屬客服將第一時間為您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