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庫型飲用水水源地監測預警解決方案,全面保障水源地安全
近期生態環境部、水利部出臺多項政策,要求分級分類、定期開展飲用水水源地水質監測,提高水源地安全保障水平,對飲用水源地有關問題進行整治,及時預警飲用水水源地安全風險。先河環保推出水源地多指標聯合監測預警方案,全面保障水源地安全。
政治背景
生態環境部、水利部發布了《全國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專項行動方案》,要求定期開展水質監測,提高水源地安全保障水平。
生態環境部發布了《關于答復全國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專項行動有關問題的函》,明確指出了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有關問題的整治要求。
《“十四五”生態環境監測規劃》提出,要提升縣級及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及其上游自動監測能力,及時預警飲用水水源地安全風險。
《生態環境監測規劃綱要(2020-2035年)》指出,按照飲用水水源地的供水區域行政級別,分級分類開展飲用水水源地水質監測。
先河環保提出湖庫型飲用水水源地監測預警解決方案,可對湖庫型飲用水水源地進行監測預警,全面保障水源地安全。
該體系主要包括綜合指標、監測手段、預警模式、預測模型等部分。
湖庫型飲用水源地監測點位布設如下:
1、一級保護區入水口、出水口、取水口、湖庫中心以及臨近生活區域或農業區域水域進行常規指標監測;
2、湖庫中心、滯流區、緩流區以及臨近生活區域或農業區域水域進行富營養化指標監測;
3、取水口進行綜合毒性指標監測;
4、一級保護區水域邊界采用紅外攝像、視頻監控和電子圍欄等手段進行入侵風險指標監測;
5、一、二級保護區邊界主要采用視頻監控手段進行入侵風險指標監測。
多指標聯合監測預警模式
水質常規指標監測可采用標準站、小型站、集裝箱站和浮船/浮標站等多種形式。對異常參數種類、參數異常頻次和參數超標程度進行綜合評估,實現常規指標異常情況的分級預警。
生物毒性指標監測及預警
生物毒性分析利用毒害物質濃度與生物應激效應之間的關系判定水體毒性,主要原理包括魚法、發光菌法和微生物電化學法。
富營養化指標監測及預警
對滯流區、緩流區以及臨近生活區域或農業區域的水域進行高光譜成像監測,利用目標區域的高光譜信息反演富營養化相關參數(葉綠素、藍綠藻、總磷、總氮等)的空間分布特性,識別富營養化風險熱點范圍。
入侵風險指標監測及預警
基于紅外攝像、視頻監控數據,利用AI智能圖像識別技術完成事件預警,實現入侵風險的有效防范。
精細化水質-水量預測模型
基于水文、地形、人口分布、污染源特性等基礎數據構建精細化水質-水量預測模型,結合實時監測數據,提供水源地水質風險預測預報服務,動態模擬污染物遷移擴散過程,為水源地風險管理決策提供支撐。
應急監測能力建設
為了防范突發性環境污染事故,應急監測車可快速到達現場,實現多項水質參數的應急監測,有效提升應對水源地突發事件的快速響應能力。
應用案例
先河環保在廣東、吉林、湖北等地廣泛開展了湖庫型飲用水水源地監測預警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