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例行發布會上,生態環境部
環境監測司司長表示,監測要當好反映美麗中國“顏值”的“鏡子”,當好及時發現生態環境問題的“偵察兵”,當好生態環境保護鐵軍先鋒隊。
所以,水環境監測和水資源管控在國家水網建設中具有不可分割的重要性。如南水北調工程,作為國家水網主骨架和大動脈,切實著眼于工程安全、供水安全和水質安全“三個安全”。
尤其是供水安全,飲用水新國標自2023年實施后,飲用水水源保護、飲用水水質、供水水質及供水監測等相關內容成為各地政企關注的焦點。
供水監測挑戰升級,新考驗新起點
甘肅,今年6月1日起,《甘肅省生活飲用水衛生監督管理條例》將正式實施。上海,新地標《生活飲用水水質標準》(DB 31/T 1091-2025)替代2018版,也將于6月1日起實行,水質指標有102項。陜西,《陜西省生活飲用水衛生監督管理辦法》將于5月1日起實施,強化農村生活飲用水安全,填補了新型生活飲用水監管空白。
總的來看,飲用水指標的收嚴對整個供水系統提出了更多挑戰,比如游離氯、硝酸鹽、氯乙烯、樂果等指標的限值,乙草胺、高氯酸鹽等指標的增加。業內表示,標準收嚴對水廠的凈水工藝、供水管網質量和穩定性,以及供水行業檢測能力都是新的考驗。
所以究竟,供水監測技術要如何提升,供水監測設備該從哪些要素著手選擇,什么樣的體系才能達到新國標的水質要求?2025年上海環境監測展(暨上海儀器儀表展)誠邀您參與,與眾多專家共同探討供水監測技術的發展趨勢及解決方案,攜手促進水質安全保障技術的進步。
物聯和自控在線,供水監測向智升級
精度、深度,多元、多維,供水監測提“智”行動是應對升級挑戰的勝負手。
E+H全新推出的
緊湊型雷達FMRx0B,精準的液位測量配置了自主研發的80GHz高性能雷達
芯片,支持HART通信和Bluetooth藍牙技術,還能通過APP完成設備設置與調試。
天健創新MDB浮標式微型預警站,以多參數水質監測儀、UV法有機物分析儀和電極法氨氮分析儀為核心,運用現代化傳感技術、物聯網技術、云計算技術和太陽能供電技術構成智能在線監測系統。
蘇州衛水,九參數水質在線監測站采用一體化輕量設計,集成采配水、預處理、自動分析等功能模塊,支持現場數據收集與遠程數據讀取。
上海虹潤PH/ORP在線監測儀,作為智能在線化學分析儀,支持連接RS485接口通過MODBUS-RTU協議連入上位機實現組網監控,廣泛用戶環境監測、環保水處理等領域。
從整個系統的角度看,供水監測系統自技術到設備,自運維到風控,都需要實現高度集成與協同,而想要實現深度的改造和深刻的效率提升,智能化是捷徑,也是必由之路。而比之更進一步的是,AI與無人大浪潮下的智能2.0革命。
AI無人協同,供水監測向上進化
上述提到過的南水北調工程,其水質安全提升從“監測、保護、防控、應急、科研”5個方面進行強化,立足“全時空、多要素、高精度”構建覆蓋整個供水體系的安全網。而后續工程和水網建設,也將深化數字孿生技術應用,實施“人工智能+”行動。
可見,供水安全保障的防護墻需要通過智慧升級加固,提高水質安全韌性,強化水質安全抗風險能力。那么“AI+環境監測”到底具有多大的發展潛能,聚光科技有獨到的見解。
聚光科技自主創研的“溯源精靈、應急精靈、執法精靈、環境精靈”四大智能系統在行業內引發了巨大反響,而馬不停蹄地,聚光科技又帶來了“超感官”機器狗,直取人工采樣盲區!鼻子是高度集成設備艙,眼睛是多模態成像系統,翅膀是能協同空中觀測的無人機,兼容AI超腦中控平臺,直接讓監測一秒進入科幻時間。
德潤厚天,從無人化的領域橫切而入,在環境監測與無人化、智能化耦合的開創性“課題”中交出了DR-803R1無人艇分層自動采樣器。DR-803R1充分代表了高效、安全、靈活、智能采樣的標桿,憑借強大的采樣功能和智能化控制技術活躍在各大水質監測領域,廣受贊譽。
精準全齊備,供水監測向深改造
功能是很強大了,但是越強大的功能對儀器儀表產品的靈敏度、穩定性、抗干擾等性能就有越高的要求。
深耕液體在線分析技術的武漢中核,其cn112-b型ph計就在復雜環境下表現出了精度高、平衡速度快、抗干擾能力強的特點。同時,ph計支持自動溫度補償,設置了可視化警報系統,可提前預警潛在風險。
重慶川儀,參與聯合研發的高精度主給水
超聲波流量計項目通過科技成果鑒定,自主研發的多組份氣體分析器入選《2024年度重慶市重大產業技術創新產品培育名單》。
杭州美儀,電磁流量計LDG-SUP-A100,壓損極小,精確度高,可測量電導率≥5μs/cm的酸、堿鹽溶液、水、污水、腐蝕性液體以及泥漿、礦漿、紙漿等流體流量。
重慶固高,全光譜水質傳感器實時在線監測波長200-800 nm區間的“光紋”信息,重點應用于生活和工業廢水的進水特征識別和實時在線監測,以及污水處理的工藝參數優化和降本增效。
迪元儀表,高精度型電磁流量計基于arm微處理器,信號分辨率高,可達到最佳量程比,多種勵磁頻率可選,能適應不同工況,并且具備豐富的自診斷功能。
以智能化為底色,AI做燈塔,供水監測正邁向全“芯”紀元。或者,不止是供水監測,智慧水務的“技能樹”正在全面被自動化、智能化、無人化點亮,而這樣的未來,在2025上海環境監測展(暨上海儀器儀表展)會讓所有監測人有更具象化的認知。
還有2025城鎮供水全流程水質監測論壇、第八屆華東六省一市智慧水務高端論壇、2025數字水務創新論壇、第三屆高品質飲用水安全論壇、2025城市更新與直飲水發展論壇等高峰論壇和研討會,匯聚頂尖智慧,碰撞前沿思維,描繪水質監測新藍圖。
高端智能產品,高度集成方案;一體化監測服務,一站式運維支持,精準的數據驅動,全鏈路協同賦能高效決策。6月4日至6日,上海丨國家會展中心(虹橋),以無限可能筑夢新質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