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水務局關于印發2025年上海市節約用水和水資源管理工作要點的通知
滬水務〔2025〕152號
各區水務局、各有關單位:
為全面貫徹落實“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治水思路,落實水資源剛性約束制度,進一步強化本市節約用水和水資源管理工作,我局研究制定了2025年上海市節約用水和水資源管理工作要點,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抓好落實。
特此通知。
上海市水務局
2025年4月19日
(此件主動公開)
上海市水務局辦公室 2025年4月19日印發
2025年上海市節約用水和水資源管理工作要點
2025年總體思路是: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治水思路和關于治水重要論述精神,緊緊圍繞落實水資源剛性約束制度這一主線,全面完成“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精打細算用好水資源,從嚴從細管好水資源,不斷推進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扎實推動新階段水務工作高質量發展。
一、節約用水工作要點
(一)持續完善節水制度體系
1.健全節水法規規劃體系。貫徹落實《節約用水條例》,結合國家最新政策導向和本市實際情況,深入研究《上海市節約用水條例》法規框架與具體條款,明確節水工作的法律地位和責任義務,年內實現制定出臺。做好《上海市節約用水“十五五”規劃》編制工作。(責任單位:局法規處、局水資源處、市供水事務中心)
2.強化用水定額管理。加強工業和居民生活用水定額地方標準的宣貫培訓,推動標準在用水計劃制定、節水改造等方面的有效應用。加快服務業和建筑業用水定額制修訂工作,進一步完善用水定額地方標準體系。嚴格執行用水定額管理,開展火電、鋼鐵、賓館、高校等用水定額對標達標。(責任單位:市供水事務中心、局水資源處、局科信處)
3.嚴格用水計劃管理和節水評價。鞏固年用水量1萬立方米及以上的工業服務業單位計劃用水管理全覆蓋成果,提高計劃用水管理的精細化水平。完善本市重點監控用水單位名錄動態更新管理機制,確保名錄的準確性和時效性。加強節水評價審查,提高節水評價報告編制質量。有序推進水預算試點工作。(責任單位:局水資源處、市供水事務中心、相關區水務局)
4.深化水碳協同研究。聚焦節水型社會管理體系,開展節水與降碳關系機制課題研究,探索節約用水管理與碳排放控制雙贏戰略路線,探索水碳協同的內在機制與影響因素,并提出節水降碳的技術和管理措施。(責任單位:局水資源處、市供水事務中心)
(二)全面推進節水行動
5.健全節約用水工作協調機制。充分發揮市節約用水聯席會議制度作用,加強與市級相關部門的溝通協調;組織召開市級節約用水工作聯席會議,總結經驗,分析問題,制定節水行動2025年工作要點及任務分工,協同各行業、各領域推進節水行動重點目標任務。(責任單位:局水資源處、市供水事務中心、市水利事務中心)
6.推進重點領域節水措施。持續推進農業、工業、城鎮等重點領域節水行動。積極開展重點用水企業和公共機構水效領跑者遴選。積極推廣水務經理制度,鼓勵年用水量超過10萬立方米的工業企業設立水務經理,指導企業節約用水專業化規范化管理。持續推進綠化澆灌自來水替代試點建設。(責任單位:局水資源處、市供水事務中心、市水利事務中心、各區水務局、臨港新片區管委會)
7.加強公共供水管網漏損控制。持續開展公共供水管網漏損專項整治行動,完善DMA分區計量建設和管理,將市政管網漏損與小區同治,完成150公里老舊管網改造,進一步降低供水管網漏損率。(責任單位:市供水事務中心、各相關區水務局)
8.提升非常規水利用水平。強化非常規水配置管理和利用,將非常規水納入水資源統一配置體系,在有條件的區域和行業優先配置非常規水。推進寶金剛循環冷卻水利用等項目建設,聚焦重點區域,進一步挖掘有潛力的項目。在完成“一區一點”污水資源化利用項目的基礎上,指導有污水處理設施的區進一步拓展污水資源化利用渠道,因地制宜推進集蓄雨水開發利用,提高再生水利用量和利用率。(責任單位:各區水務局、臨港新片區管委會、局水資源處、市排水事務中心、市供水事務中心)
9.持續完善節水減排專項扶持工作。強化市、區兩級聯動,跟蹤節水減排專項資金政策施行情況,持續完善節水減排專項資金扶持工作,推動扶持資金助力先導產業、重點行業持續健康發展。(責任單位:各區水務局、局水資源處、市供水事務中心)
10.健全節水產業發展體系。加大對節水產業的政策扶持和資金投入,培育壯大節水產業市場主體。跟蹤節水減排專項資金政策施行情況,持續完善節水減排專項資金扶持工作。推廣合同節水管理,建設實施10項以上合同節水管理項目,探索創新合同節水管理模式,及時總結提煉典型經驗并進行推廣。加強與金融機構的合作,引導推動更多單位和金融機構開展“節水惠”“取水貸”融資服務,拓寬節水領域投融資渠道。持續放大長三角節水產業創新發展聯盟平臺效應,指導聯盟成員單位籌劃開展“四個系列”活動,即季度節水科技創新與展示系列活動、“走進聯盟企業”系列活動、節水政策解讀沙龍系列活動以及節水科普宣傳主題展會系列活動。按照產學研用一體化要求,指導推動“城鎮智慧節水技術創新中心”加快先進節水技術和產品開發,推進節水科技協同發展。(責任單位:局水資源處、局計財處、市供水事務中心、各區水務局、臨港新片區管委會)
11.開展水效提升行動。進一步激發節水市場動力,打造上海“合同節水+智慧節水”特色模式。指導重點用水企業開展內部用水集成網絡建設,提高企業用水效能。(責任單位:市供水事務中心、各相關區水務局)
(三)提升節水宣傳教育效能
12.加大節水宣教力度。結合“世界水日”“中國水周”“節約用水宣傳周”等重要時間節點,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節水主題宣傳活動,推動成立“高校節水聯盟”“新型產業節水宣傳新陣地聯盟”等,打造節水宣教品牌,提高公眾對節水工作的關注度和參與。深入開展節水宣傳進機關、進學校、進企業、進社區、進農村活動,針對不同群體,制定個性化的宣傳內容和方式,提高宣傳效果。持續推進“清瓶行動”常態化宣傳,倡導節約用水的文明風尚。(責任單位:各區水務局、市供水事務中心、局水資源處、局科信處、市水利事務中心)
二、水資源管理工作要點
(一)控制水資源開發利用總量
1.嚴格執行用水總量和強度“雙控”指標。完成本市“十四五”用水總量、萬元地區生產總值用水量、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等指標達標。按照流域機構下達的年度取用水計劃,組織各區做好年度取水計劃下達。根據水利部要求,統籌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保護用水,加快確定區域可用水量,基本形成區域可用水量成果,研究制訂“十五五”期間用水總量控制目標和各區分配方案。(責任單位:局水資源處、市供水事務中心、市水利事務中心、各區水務局)
2.持續推進區域水資源論證。深入貫徹“四水四定”原則,結合“十五五”相關行業規劃編制,按水利部要求推進規劃水資源論證工作。深化本市工程建設領域營商環境的行動方案,推動各區開展水資源論證區域評估。(責任單位:局水資源處、局行政服務中心、各區水務局、臨港新片區管委會)
3.開展水資源承載能力評價。按水利部要求開展區域水資源承載能力評價,基本形成評價成果。(責任單位:局水資源處、市水文總站、市供水事務中心、市水利事務中心、市水務規劃院)
4.做好水資源管理考核工作。嚴格執行市委層面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要求,組織做好2025年度“水資源管理”績效考核,完善考核機制,優化考核內容,制定賦分細則。會同有關部門高質量完成國家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考核工作。(責任單位:局水資源處、各相關單位)
5.切實保障河湖生態流量。落實黃浦江和淀山湖、元蕩等跨省河湖生態流量(水位)保障實施方案,推進已建水利水電工程生態流量核定與保障先行先試工作。各相關區深化本市重點河道生態水位監測分析,開展生態水位保障自查評估,切實提高生態水位保障水平。強化生態流量全過程監管,按要求完成本市河湖斷面和水利水電工程生態流量確定狀況排查,配合流域機構完成跨省河湖及其上的水利水電工程生態流量目標確定。(責任單位:相關區水務局、市水文總站、市水利事務中心、市堤防建設運行中心)
6.切實強化調水工程調度管理。落實《水資源調度管理辦法》,持續規范水利片水資源調度管理。各相關區要將河湖生態流量(水位)保障目標納入年度調度計劃,及時響應生態流量(水位)預警,保障生態流量(水位)管控高效有序。持續優化水利工程綜合調度,依托水閘泵站自動監測系統,提高調度目標保證程度,不斷提升水資源調度管理水平。(責任單位:相關區水務局、市水利事務中心、市堤防建設運行中心)
(二)強化取用水全過程監管
7.嚴格水資源論證和取水許可管理。進一步加強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報告書審查和質量管理,強化規劃和建設項目節水評價,進一步規范取水許可決定書基本內容。加強取水許可電子證照管理,動態全面掌握各類取水口信息。(責任單位:各區水務局、臨港新片區管委會、局水資源處、局行政服務中心、局執法總隊)
8.深化取用水領域問題整治。充分利用“全國取用水管理平臺”、“‘上水·數治’上海市水資源管理調配系統”對違規取用水問題進行動態排查,重點查處未經許可取水、超量取水、無計量取水等行為,嚴厲打擊違法取水行為,確保“全國取用水管理平臺”的疑似問題清單實現“動態清零”。(責任單位:各區水務局、臨港新片區管委會、局水資源處、局行政服務中心、局執法總隊、市供水事務中心)
9.開展取用水監測計量能力提升專項行動。加強計量設施(器具)配備和管理,及時更新取水計量設施(器具)電子檔案,持續推進取水計量數據接入,進一步擴大取水在線計量覆蓋面,著力提高數據到報率和數據質量。更新、擴大全市農業小型灌區樣本點,建立小型灌區樣本點用水在線計量體系。研究取水在線計量設施運維規程,逐步完善取用水全過程計量體系。(責任單位:各區水務局、臨港新片區管委會、市供水事務中心、市水利事務中心、局水資源處)
10.嚴格用水統計調查。高質量完成年度用水統計調查工作,各區和相關單位要組織取水戶按時完成水利部用水統計調查直報管理系統自主填報,并按照用水統計數據、取水計量水量、水資源稅申報納稅水量相協調的原則,嚴格統計數據審核,落實用水統計調查數據質量抽查問題的整改。(責任單位:各區水務局、臨港新片區管委會、市供水事務中心、市水利事務中心、局水資源處)
11.開展取用水領域信用評價。根據《上海市取用水領域信用評價實施細則》,建立完善上海市取用水信用評價信息管理平臺,完成2024年度取用水領域信用評價工作,公布評價結果并報水利部備案。探索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的措施,精準實施分級分類監管。(責任單位:局水資源處、局執法總隊、市供水事務中心)
12.強化地下水取水總量、水位控制。按照地下水管控指標和地面沉降防治要求,落實年度采灌計劃。按水利部要求做好國家地下水監測工程數據上報工作。按照“總量適度、空間優化、綜合平衡、動態評估”的原則,配合開展地下水精準回灌。(責任單位:局水資源處、市供水事務中心、市水文總站)
13.完善地下水管理制度等基礎工作。根據水利部要求,組織開展海(咸)水入侵調查、地下水禁采區和限采區劃定等工作。(責任單位:局水資源處、市供水事務中心)
(三)深化用水權、水資源稅等重點領域改革
14.持續推進用水權交易改革。深入推進用水權市場化交易,加快推進落地“水行政服務信托”,向社會發布交易品種和注冊商標,規范取用水行為,便利取用水需求,依托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建設線上交易大廳,貫通用水權交易信息和“‘上水·數治’上海市水資源管理調配系統”,實現用水權交易實時監測、交易智能匹配等精細化管理。(責任單位:局水資源處、局計財處、各區水務局)
15.全面推行水資源費改稅。配合市財政和稅務行政主管部門建立健全水資源稅征管體系,以稅改為契機,進一步壓實取用水戶取水計量主體責任和各區水行政主管部門監管職責,提升取水監測計量規范化水平,強化取用水監管。(責任單位:局計財處、局水資源處、市供水事務中心)
16.探索水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積極開展水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實踐探索,充分挖掘與培育水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有效路徑,推進取用水權抵(質)押等綠色金融實踐,推動形成水利特色鮮明,因地制宜、社會各界參與的水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責任單位:局水利處、局水資源處)
(四)持續提升水資源管理能力
17.推進水資源管理信息化建設。開展數字賦能水資源管理行動,充分利用數字孿生等新技術,持續推進“上水·數治”水資源管理調配系統走深走實,持續開展取用水管理信息系統整合、數據歸集和共享,加快推進信息系統與水資源管理業務流程的融合,提升水資源管理平臺智慧化水平,豐富水資源監管“一張圖”,提升“四預”能力,拓展應用場景,提升取用水戶感受度。(責任單位:局水資源處、局科信處、市供水事務中心、市水利事務中心、各區水務局、臨港新片區管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