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市水務局正式發布《2025年水務設施運行管理工作要點》,明確將持續推進“天空地水工”一體化監測感知端建設,集成北斗定位、視頻監控等感知設備,研究和應用無人機技術及自動化監測技術;進一步加強長江口泥沙通量監測和灘勢演變研究;落實“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任務,持續推進水務行業實施“光伏+”專項工程。
原文如下↓
2025年水務設施運行管理工作要點
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謀劃“十五五”規劃關鍵之年。水務設施運行管理總體要求是: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踐行“十六字”治水思路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統籌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認真落實2025年全國水利運管工作會議和市水務局年度工作會議要求,持續完善制度標準體系建設,加快補齊水務設施短板弱項,著力加大監督檢查整治力度,推進設施標準化精細化管理,抓實安全生產治本攻堅行動,強化數字賦能推動提質增效,不斷提升水務設施韌性能力和管理精細化水平。
一、持續夯實管理基礎
1.健全制度標準體系。推進《上海市海塘管理辦法》出臺及宣貫工作;開展《上海市黃浦江防汛墻保護辦法》修訂評估;做好《上海市堤防海塘建設“十五五”規劃》《局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上海市河湖設施數據規范》《上海市內河堤防標識標牌設置技術指南》編制工作;推進《上海市海塘標識標牌技術規程》等標準化指導性文件的起草;協同市住建委,推進地方建設規范《堤防隱患探測技術標準》編制工作。(責任單位:法規處、規劃處、科信處、運管處,水利中心、堤防中心,各區水務局)
2.壓實設施安全責任。全面落實水庫大壩安全責任制和小型水庫防汛“三個責任人”,明確責任人并公告;落實堤防(海塘)、水(泵)閘防汛行政首長負責制、安全運行責任制。規范開展水庫、堤防(海塘)、水(泵)閘等工程日常巡查、維修養護、安全監測、調度運用等各項工作。(責任單位:運管處,水利中心、供水中心、堤防中心、調度中心,各區水務局)
3.強化設施標準管理。督促指導各區完成8座中型水(泵)閘、136.8公里堤防工程和62公里海塘工程標準化創建工作,以及804座水(泵)閘工程管理保護范圍劃定,全面完成“十四五”水利工程標準化管理任務,帶動全市水利設施高水平運行管理。(責任單位:運管處,水利中心、堤防中心,各區水務局)
4.推進管理精細化。一是制定年度目標管理手冊。圍繞《上海市水務海洋管理精細化工作三年行動計劃(2024—2026年)》,按照“責任清單化、管理信息化、推進目標化”的基本原則,細化2025年度水務海洋管理精細化工作目標任務。二是注重過程管控。充分發揮管理精細化填報系統平臺作用,督促各責任部門、單位及時填報月度工作情況,動態更新各單位管理精細化工作推進落實情況,對照完成進度進行提醒、審核或督辦。三是提煉典型案例。持續打造“水安全保障”“水環境治理”“水務工程建設”“水務設施精細化管理”“水務海洋社會服務”“黨建引領水務民生”六大特色品牌,深化建設堤防泵閘“數字孿生”、老舊供水管網改造、生態清潔小流域等典型案例,形成行業樣板標桿,突出示范引領作用。四是完成市精細化工作要求。與市精細辦持續保持對接,配合完成《2025年城市管理精細化工作要點》和任務分解,協調水務相關工作要點的細化,督促重點涉水任務有序推進。(責任單位:運管處、相關處室,相關局屬單位,相關區水務局)
5.加強宣傳教育培訓。開展水庫、水(泵)閘、堤防(海塘)工程日常巡查、維修養護等技術標準規范培訓;做好水務海洋行業反恐防范宣傳教育和培訓工作;開展安全教育和專項應急演練。(責任單位:水利中心、供水中心、排水中心、堤防中心)
二、加快補齊工程短板
6.推進堤防達標建設。加快推進崇明島和橫沙島36.37公里海塘提標改造前期工作;實現崇明環島景觀三期工程19.3公里海塘提標改造開工建設;推進黃浦江中上游28公里經營性岸段堤防達標改造;推進崇明2.6公里海塘保灘工程按期完工。結合浦東新區向陽圩主海塘生態化改造項目,對1.49公里主海塘實施生態化改造,打造海塘風景秀帶。(責任單位:堤防中心,相關區水務局)
7.加快工程除險加固。加快推進新槎浦、毛竹港2座病險水(泵)閘除險加固工程開工建設;加大“一江一河”23.68公里堤防薄弱段整治力度,加快黃浦江中上游堤防防汛能力提升工程建設,探索完善“一江一河”堤防應急搶險管理機制。(責任單位:水利中心、堤防中心,相關區水務局)
8.推進“兩新”工作。貫徹落實本市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計劃、建筑和市政領域行動方案,協調水務行業設備更新的目標確定和任務推進。明確分年度計劃安排,細化項目清單,協同牽頭處室共同指導督促行業中心加快任務推進,協調各責任部門完成水務相關工作進展的定期報送。(責任單位:運管處、相關處室,相關局屬單位,相關區水務局)
9.開展城市生命線安全工程和新建工程試運行評估。配合市住建委制定《上海市城市生命線安全工程建設實施方案》,并督促行業中心分別形成供水和排水工作計劃,指導水務行業城市生命線安全工程的實施開展。開展航頭水廠、泰和污水廠二期試運行條件評估,適時啟動長橋水廠評估工作。(責任單位:科信處、運管處,供水中心、排水中心、調度中心、堤防中心,相關區水務局)
三、加大監督檢查整治
10.落實工程度汛措施。完善水庫調度規程(方案)、水(泵)閘控制運行方案,水庫大壩、堤防(海塘)、水(泵)閘安全管理(防汛)應急預案和險情處置方案,強化值班值守,限制病險工程運用,保障防汛除澇能力,嚴防漫壩險情、垮壩事件發生。(責任單位:運管處、防御處,水利中心、供水中心、堤防中心,各區水務局)
11.開展隱患排查治理。健全汛前檢查機制,加強白蟻等害堤動物防治,加大對水利設施關鍵部位和薄弱環節隱患排查整治,動態更新問題清單,強化“四預”措施;推進14處二級反恐重點目標單位達標建設和認定工作;強化重點時段供水設施隱患排查和運維管理;持續推進排水管道檢測修復,完成100公里排水管道修復,切實加強有限空間作業監督檢查和安全管理。(責任單位:水利中心、供水中心、排水中心、堤防中心,各區水務局)
12.強化監督檢查力度。深入開展水庫、水(泵)閘和堤防(海塘)薄弱岸段安全運行監督檢查;督促運行管理單位定期對水庫、堤防(海塘)開展安全鑒定工作,完成7座中型和20座小型水(泵)閘安全鑒定任務。完善管線交底和巡查責任,加強建設工地周邊排水管道設施保護。(責任單位:運管處,水利中心、供水中心、排水中心、堤防中心,各區水務局)
13.抓好安全生產工作。時刻繃緊安全生產這根弦,堅持“三管三必須”,壓緊壓實壓細安全生產責任,認真落實安全生產“六項機制”,深入開展安全生產專項檢查,強化水務工程安全隱患排查治理,打好安全生產治本攻堅戰。(責任單位:局屬各單位,各區水務局)
四、強化數字賦能提升
14.加強數據要素管理。動態更新水庫、水(泵)閘和堤防(海塘)工程數據系統;推進現代化水庫運行管理矩陣建設;完善堤防海塘網格化系統,提升智能管控水平。(責任單位:供水中心、水利中心、堤防中心、調度中心,各區水務局)
15.推進一網統管建設。依托一網統管平臺,加強和完善水務設施感知端的建設;開發安全生產動態監控應用場景,實現安全風險信息匯總;推進水閘運行監督管理子系統建設,提升設施現代化運行管理水平。(責任單位:科信處、運管處,水利中心、供水中心、排水中心、堤防中心)
16.強化科技創新賦能。持續推進“天空地水工”一體化監測感知端建設,集成北斗定位、視頻監控等感知設備,研究和應用無人機技術及自動化監測技術;進一步加強長江口泥沙通量監測和灘勢演變研究;落實“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任務,持續推進水務行業實施“光伏+”專項工程。(責任單位:科信處、運管處,水利中心、供水中心、排水中心、堤防中心、規劃院、測報中心,各區水務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