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輪產業周期下,環境產業市場化集中是大勢所趨,2024年瀚藍環境百億并購打造產業“鏈主”,軍信股份并購仁和環境推進區域市場集中業務協同,保險資金等耐心資本大手筆入股深能環保、中國水務等環境企業,助力環境企業資本市場估值企穩回升。
3月31日、4月1日太和水(605081)連續發布公告,因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何文輝先生正在籌劃協議轉讓其持有的公司部分或者全部股份等涉及公司的重大事項,該事項可能導致公司控制權發生變更。公司股票已于 2025 年 3 月 31 日起停牌,2025 年 4 月1日繼續停牌。
主營業務:水環境生態建設和水環境生態維護兩大類業務。其中,水環境生態建設目前主要包括湖泊、市政河道和商業景觀水等三類水體。
2025年1月25日,太和水發布2024年年度業績預虧公告,經財務部門初步測算,預計2024 年年度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為-27,300萬元到-33,000萬元。預計2024年年度實現營業收入13,000萬元到 17,000 萬元,低于3億元。
公司2024年度業績預虧的主要原因:
營業收入影響。受宏觀經濟波動、財政狀況影響,公司放緩項目進度,在建項目較少,導致當期工程收入下滑。
計提壞賬準備及資產減值損失。受經濟下行等因素影響,部分客戶回款結算周期加長、回款難度增加,計提應收賬款壞賬準備和合同資產減值準備。
2021年2月9日,太和水成功登陸上交所主板,至今僅4年時間公司實控人擬發生變更,2021年2月公司首發募資凈額7.78億元,目前公司資產負債率為18.26%,公司維持正常經營應該沒有問題,但是太和水實控人變更的深層次原因可能是非使用者付費的水環境生態建設的商業模式可持續問題,公司可以借PPP而起,卻不能因PPP而興。2024年三季報,公司應收賬款占營業收入比率為382.25%,2023年報,公司應收賬款占營業收入的比率為257.61%, 2021年、2022年、2023年經營現金流凈額分別為-1.284億元、-0.9643萬元、-0.6257億元。最近三年公司經營活動現金流持續流出,應收賬款高企,疊加水環境生態建設業務規模萎縮,公司實控人變更也就不難理解了。
在此之前,博世科、深水海納、萬德斯也簽署了股權轉讓協議,具體如下表所示:
2025年3月31日,太和水(605081)公司市值為11.04億元。
2025年3月31日,博世科(300422)公司市值為22.00億元
2025年3月31日,深水海納(300961)公司市值30.58億元。
2025年3月31日,萬德斯(688178)公司市值16.18億元。
最近4個月內,已有4家上市環境企業實控人發生變更,既有主板上市公司,也有科創板、創業板上市公司,在資本市場鼓勵并購重組的政策背景下,新周期下的并購,存量上市公司并購正變得越來越活躍。
北京上善易和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郝小軍指出,目前IPO上市審核趨嚴、IPO入口收緊的特定前提下,經營業績增長乏力或經營遇到困難的中小市值上市環境企業通過變更實控人,牽手對未來發展有重大助力的戰略投資人或實控人,這種主動求變創造“雙贏”的資本戰略無疑是一種不錯的選擇。存量上市環境企業控制權變更,無疑已經成為環境產業資本市場短期熱點,但我們預計在新周期下,未來上市環境企業之間的并購整合也將逐漸興起,推動環境產業市場集中程度不斷提升。
原標題:新周期,從資產并購走向上市公司重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