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上海證券交易所發布《關于終止對廈門市政環能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廈門環能”)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主板上市審核的決定》,決定終止對廈門環能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主板上市的審核。據該文件,此次終止源于廈門環能及其保薦人海通證券主動撤回。
圖源:廈門環能
公開資料顯示,廈門環能成立于2007年4月23日,主營業務包括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工業危廢處置、醫療廢物處置、廚余垃圾處置、滲濾液處理、生態填埋、海上環衛、垃圾壓縮中轉等,形成了以生活類垃圾處理業務收入、危險廢物處置業務收入、環境綜合處理業務收入為主的盈利模式。
截至招股說明書簽署之日,廈門環能控股股東為廈門市政集團有限公司,直接持有83.99%股份,并通過子公司間接持有2.96%股份,合計持有86.95%股,實際控制人為廈門市國資委。
業績方面,2020年、2021年及2022年報告期內,廈門環能分別實現營業收入5.36億元、12.66億元、13.61億元;分別實現歸母凈利潤0.96億元、1.48億元、1.89億元。但報告期內,剔除建造服務收入后的主營業務收入中,廈門市內的收入占比分別為91.96%、88.10%和88.97%。所以,廈門環能營收地域分布具有一定的集中性。
而這,也是廈門環能在首輪問詢中,受上海證券交易所重點關注的地方。對此,廈門環能解釋稱,作為廈門市國資委控制的企業,在當地
固廢處理領域具有顯著優勢,但未能充分證明其向外擴展的能力。
廈門環能原計劃通過IPO募集資金10.97億元,其中7.68億元用于項目建設,3.29億元擬用于補充流動資金。但據財訪團分析,報告期內,廈門環能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分別為3.44億元、5.14億元和3.42億元,擁有充足的現金流,“繼續募集資金用于補充流動資金顯得毫無必要”。報告期內,廈門環能研發費用率分別為0.00%、0.18%、0.81%。
此外,廈門環能應收賬款規模也在逐年增加,報告期內,賬面余額分別為17,752.47萬元、23,926.70萬元和28,493.78萬元,占剔除建造服務收入后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33.13%、32.28%和33.30%。對此,廈門環能解釋道,這是由于垃圾焚燒發電業務的區域性特點以及公司在當地的特許經營模式所致。
至此,廈門環能也將成為今年以來首個終止IPO的垃圾焚燒企業。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