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復雜多變的全球經濟形勢下,中國經濟進入刺激增長期,財政收支壓力增大,環保產業也處于轉型發展的關鍵時期。中環水務以提質增效為核心任務,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中環水務堅持創新發展理念,持續加強科技創新投入,吸引和培養高素質人才,開展核心技術攻關,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強化科技成果轉化,以創新賦能發展,切實提升產業效益和市場競爭力。
01 科技賦能+成果轉化,打造高質量發展雙引擎
創新賦能發展,在環保產業轉型升級的背景下,技術創新成為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中環水務將科技創新工作緊緊圍繞主營業務開展,在推進科技創新和科技成果轉化上同時發力,以科技創新增動力,以提質增效促發展。2024年,在污泥低碳處理、智能水廠、村鎮污水治理、精細化運營等方面取得多重突破。
2024年1月4日,中環水務牽頭承擔的集團公司2022年產學研合作項目“污泥低碳干化焚燒工藝系統模擬優化與實驗研究”通過結題驗收。項目針對現有污泥干化焚燒工藝應用難點,開展污泥低碳干化焚燒技術路線研究,構建污泥低碳干化焚燒技術選型指導方案,為污泥干化焚燒處理產業線提供技術指導和經濟性參考。
項目累計申請發明專利2項、授權實用新型專利2項,授權軟件著作權1項,發表SCI論文1篇。項目成果榮獲第十八屆“振興杯”全國青年職業技能大賽專項賽(創新創效競賽)全國優勝獎。
2024年1月19日,中環水務牽頭承擔的集團公司2020年度重大科技創新項目“智能水廠整體工藝方案”通過結題驗收。項目針對自來水廠、污水廠生產運營需求,構建多源異構
數據采集系統與生產運營全過程大數據平臺,并在湘潭中環三水廠和蚌埠二污進行示范應用。大數據平臺涵蓋AI(人工智能分析)和BI(可視化分析)兩部分內容,各智能應用模型預測性能良好,其中絮凝神經網絡模型在湘潭一廠示范應用效果顯著,
絮凝劑節藥量達26%。
中環水務積極推進集團公司重大科技創新項目科技成果的轉化與應用。將“城鎮污水處理廠工藝診斷和全流程效能分析”技術成果作為提質增效工作的重要抓手,聚焦污水廠運行中存在的重點難點問題,開展針對性運行優化,2024年全系統電單耗、碳源藥耗、生產運營成本均有不同程度下降,提質增效成果顯著。以“除磷藥劑智能投加系統”技術成果賦能污水廠精細化運營,2024年在下屬延安、湘潭、深圳、溫州等5個污水廠開展了成果轉化與應用,其中湘潭污水系統上線應用后,去除單位TP除磷藥耗下降成效顯著。
02 項目落地+戰略合作,“硬核”拓展市場布局
作為中節能環保集團旗下水務板塊的旗艦企業,也是最早以水務環境為主業的央企,中環水務用一個個“硬核”項目,展現其在污水處理、中水回用、污泥處理等多領域的技術實力。
2024年3月,由中環水務下屬湖州中環水務有限責任公司承擔的“湖州市東部新區污水處理廠清潔排放技術改造工程PPP項目”獲批商業運行。
該項目工程規模為10萬m³/d,出水水質標準由一級A提升至浙江省清潔排放標準。值得一提的是,通過對水平流狀態下的濾料進行了CFD模擬,初步判斷了國產濾料在現有密度、球形度、摩擦系數等情況下,應用于湖州東部反硝化濾池具有技術可行性,以及針對進水、出水進行了局部優化,確保國產濾料在應用過程中達到最優的狀態。湖州中環水務有限責任公司于2023年成功將自主研制的第四批國產濾料在該項目中規?;瘧茫捎行Ы档瓦M口濾料約30%的造價,同時具備很高的經濟可行性。
2024年9月,由中環水務下屬五家渠中環水務有限公司承擔的“新疆新業能源化工有限責任公司中水回用及廢水零排放資源化利用項目”全面完成基本建設,順利進入調試期,并于2025年1月比原計劃提前6個月進入試運行階段。
項目建設內容包括新建220立方/小時中水回用裝置、66立方/小時濃水回收裝置、36立方/小時高濃鹽水資源化利用裝置和3.5立方/小時脫附廢液處理裝置。項目建成后,所產生的再生水供給廠區使用,高濃鹽水通過蒸發和冷凍結晶等方式產生氯化鈉、芒硝等工業副產物品,有效解決工業污水處理和再生水回用難題,實現節能減排和資源循環利用。
2024年11月,蚌埠中環公司黑虎山水廠污泥干化工程通過竣工驗收。該工程位于黑虎山水廠運營區內,占地面積約1.3公頃,建設內容包括新建污泥脫水車間及污泥堆棚、排泥池、回收水池、濃縮池、調理池等。污泥脫水間采用污泥濃縮+
板框壓濾機工藝,將二沉池沉淀產生的污泥深度脫水,脫水后的污泥含水率小于60%,設計隔膜板式板框污泥壓濾機5臺,形成60萬立方米/日自來水廠污泥處理能力。該工程有效提升污泥處理能力,改善環境質量,實現低碳和綠色運行。
在“存量競爭”時代,企業如何破除瓶頸、保持穩定發展成為業內尤為關注的話題。為進一步拓展市場布局,近年來中環水務積極開展與政府、高校的深度戰略合作,實現1+1>2的效果。
2024年3月1日,中環水務與西安市鄠邑區水務局簽署“鄠邑區第一污水處理廠存量資產經營權TOT轉讓項目投資”合作協議。該項目是國辦函〔2023〕115號出臺后,中環水務成功落地的第一個市場開發項目,也是其積極踐行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國家戰略的又一重大進展。
近年來,國家對基礎設施設備更新以及供水管網改造給予了大力扶持,湘潭城市老舊供水管網改造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2024年3月29日,湘潭中環水務有限公司與湘潭高新區就高新區市政供水服務正式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在水務基礎設施建設、管理與保護,智慧水務,爭資爭項,服務提升等多個領域展開深度合作,共同推動湘潭“綠”“美”水務發展。
產學研方面,2024年6月12日,中節能燕龍(北京)水務有限公司與北京林業大學簽約共建的教學實習基地正式揭牌,為培養水務行業高素質人才提供有力支撐。
03 黨建+組織建設 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
2024年,中環水務緊緊圍繞“提質增效年”工作部署,持續鞏固拓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成果,全面開展黨紀學習教育,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進一步動態優化黨委會研究決定和前置研究討論重大事項管理,推動公司各治理主體議事流程進一步科學規范、相互銜接順暢且運轉高效有序。嚴格落實國企黨建“四同步、四對接”工作要求,深化黨員示范崗、黨員責任區、黨員服務隊建設,引導各基層黨組織充分發揮戰斗堡壘作用。2024年,中環水務下屬蚌埠中環水務有限公司被國資委評為“中央企業先進集體”。公司黨委充分發揮大局意識,主動自我加壓,全面超額完成年度預定計劃。
中環水務在2024年以提質增效為核心任務,通過加強科技創新、推進重點工程項目、深化合作與交流、建設智慧水務以及積極應對極端天氣挑戰等方面的努力,提升了產業效益和市場競爭力。
中環水務董事長王堤在年度工作會議中指出,2025年,要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及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更加注重提升“增加值、功能價值、經濟增加值、戰略性新興產業收入和增加值占比、品牌價值”五個方面的價值,著力強黨建、促發展、保安全、惠民生、強協同,為推動公司高質量發展再上新臺階而團結奮斗。
原標題:提質增效年,水務央企有哪些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