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婦女節即將到來,在這里,環保在線首先向所有奮戰在環保一線的女性工作者致敬。本周,全國兩會召開,政府工作報告正式發布,今年環保工作要怎么干?新聞發布會指出了哪些發展重點?這些關鍵問題都有了答案。同期,多家上市環保公司公布2024年業績情況、總裁、高管辭職潮仍在繼續!一起來看↓
一周要聞
3月3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發布國務院任免國家工作人員名單。任命李高為生態環境部副部長;免去趙英民的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職務。
3月3日,全國政協十四屆三次會議新聞發布會在人民大會堂舉行,大會新聞發言人劉結一透露,2024年,綠色生產力蓬勃發展,風電、光伏、
新能源汽車領跑世界。全國政協高度重視生態環境保護,本屆政協首次設置環境資源界別,匯集來自生態、環保、能源等多領域委員、科研專家、企業家等。
國務院總理李強表示,2025年,要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進一步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統籌產業結構調整、污染治理、生態保護、應對氣候變化,推進生態優先、節約集約、綠色低碳發展。
3月3日,生態環境部發布了關于開展2025年監督幫扶第三輪次的通知,并將工作人員名單進行公開,共涉及3省23市以及2直轄市。
3月6日,全國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市場首批核證自愿減排量(CCER)完成登記。此次獲得登記的核證自愿減排量由位于江蘇、甘肅等地的海上并網風力發電和并網光熱發電項目產生,已登記的核證自愿減排量共948萬噸二氧化碳當量,預計將在10年內年均實現溫室氣體減排約359萬噸二氧化碳當量。
政策標準
近日,生態環境部等印發該文件,要求到2027年,基本建立企業溫室氣體信息自愿披露政策體系與技術標準;到2030年,企業溫室氣體信息自愿披露的通用框架與技術標準體系進一步完善,形成與國際接軌、互通互認、服務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溫室氣體信息自愿披露模式。
文件提出,將大力培育光伏、風電、新能源汽車、節能環保等綠色低碳產業,加快培育一批有全球影響力的領軍企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到2030年,節能環保產業規模達到1.2萬億元左右,打造一批零碳工廠和園區。
方案明確,將聚焦七大重點行業及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裝備等領域,全省每年精心擇優遴選10家左右開展零碳(近零碳)工廠培育建設,通過2-3年培育建設,打造一批零碳(近零碳)工廠,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和模式。
文件自3月1日起正式實施,適用于山東省行政區域內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促進以及相關活動,要求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圍繞節能降碳和綠色轉型,完善和落實支持企業技術改造的財政、金融、土地、節能、環境保護、安全生產和品牌建設等政策,推動冶金、石化、輕工、建材、紡織服裝、機械等傳統產業改造提升。
截至3月3日,全國標準信息公共服務平臺顯示,即將實施的國家標準有1513條,經環保在線粗略整理,其中涉環保的有197項,2025年實施的174項。
企業動態
【11】環保企業2024年業績
①興蓉環境:營業總收入904,866.98萬元,同比增長11.90%;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99,611.69萬元,同比增長8.28%。
②青達環保:營業收入131,428.38萬元,同比增長27.70%;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9,414.29萬元,同比增長8.61%。
③粵豐環保:持續經營業務收入為41.98億港元,同比下降15.4%;公司權益持有人應占利潤8.66億港元,同比減少13.5%。
④陸海環保:營業收入1.24億元,同比增長81.67%;歸母凈利潤121.14萬元,同比增長112.86%。
⑤海天股份:營業總收入15.19億元,同比增長18.95%;歸母凈利潤3.05億元,同比增長25.97%。
⑥浙能錦江環境:收入37.3億元,同比微降0.5%;歸屬股東的凈利潤6.185億元,同比增長一倍以上。
高煒先生因工作變動原因辭去所擔任的第三屆董事會董事、董事會戰略委員會委員、董事會薪酬與考核委員會委員、公司總裁等職務,將不再擔任公司任何職務。
喻杰先生因公司內部工作調整,申請辭去公司副總裁職務,辭職后,仍擔任公司控股子公司四川華都核設備制造有限公司總經理職務,繼續專注于核電設備的研發與制造。
董事長白洋先生因工作變動,申請辭去本公司第七屆董事會董事、董事長及董事會戰略委員會主任委員職務,且辭職后不再擔任公司任何職務。
廖翔先生因個人原因,申請辭去公司副總經理職務,辭職后將不再擔任公司任何職務。
博世科發布公告稱,南化集團成為實際支配博世科最多表決權的主體,并取得博世科控制權,博世科的實際控制人變更為廣西自治區國資委。博世科“四年三易主”是環保行業轉型期的典型案例,反映民企技術型公司與國資資本/資源型主體融合的復雜性。
海天股份擬通過全資子公司海天光伏購買賀利氏光伏銀漿事業部,基礎價格合計為5.02億元人民幣(含債權)。本次交易完成后,海天股份將進入增長性更強、準入門檻更高的光伏銀漿產業,并將依托自身資源優勢,與標的資產實現有效協同,加速推動上市公司由“傳統生產”向“新質生產力”轉型。
深水海納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李海波先生及其一致行動人與茂名市發展集團簽署了《備忘錄(二)》,就本次交易的訂金相關事宜達成約定及備忘。如第一期股份轉讓順利完成及表決權委托協議生效,則深水海納的實際控制人將變更為茂名市國資委。
寧德時代投資超過56億元人民幣、年產能達45萬噸的磷酸鐵鋰回收項目進入環評公示階段。此舉正值中國新能源汽車
動力電池即將迎來“規模化退役階段”的關鍵時期,預示著寧德時代正加速搶灘潛力巨大的退役
電池回收市場。
中國資源循環集團宣布了對華潤環保領導班子調整的決定:王冬容同志任華潤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陳運龍同志不再兼任華潤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黨委書記。
中冶生態環保(南京)公司近日揭牌成立,將依托技術資金優勢與全產業鏈服務能力,全力助推江北新區建設生態宜居城市。
項目進展
項目計劃投資額約28.45億元,計劃工期1096日歷天,建設資金來自企業自籌和銀行貸款(資金來源),項目出資比例為100%。
下周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