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環保事業的每一寸土地上,女性工作者用智慧與堅韌編織著綠色經緯。在三江源的高山草甸、城市的垃圾處理廠、實驗室的精密儀器前,有這樣一群女性——她們扛起生態守護重任,用智慧與汗水詮釋著環保領域的“她力量”。在婦女節來臨之際,讓我們走近這些平凡而閃耀的身影。
基層守護者:以腳步丈量生態底色
巴央:在海拔4700米的三江源牧區,她七年如一日記錄環境日記,監測水源枯榮與野生動物蹤跡。從放牧女孩到環保人,她用最樸素的行動守護瀾滄江源頭的生態脈搏。
高敏:羌族環保“女戰士”,扎根汶川生態環境保護,歷經多個崗位鍛煉,注重學習與工作結合、理論與實踐結合、讀書與修身結合,高敏的工作能力得到了一致肯定,是公認的“環保全能手”。
宋新莉:從軍營里走出的“攻堅玫瑰”,20多年前從部隊醫務崗位轉業到環保部門,親自參與大氣污染智能化
指揮系統、餐飲油煙“碼上洗”系統、工地高桿噴淋系統、無人機+無人船巡航、非道路移動機械尾氣排放“碼上測”系統等多項治污攻堅科技創新“利器”的提出與策劃,為南京市 秦淮區的治污攻堅事業貢獻自己的智慧。
科研攻堅者:以匠心突破技術壁壘
杭世珺:她是貫穿中國城市給水排水與污水處理行業變革和發展的先行者;她是新中國百萬噸污水處理廠的設計師,也是國家關鍵環保工程的掌舵者。她是年逾八旬依舊飽含熱情、堅守一線的教授級高工,亦是榮獲國家建設部優秀設計獎項、詹天佑大獎等榮譽的杰出代表。
鄭春莉:自主開發的專利產品鈣基復合堿,成功實現了在磷石膏無害化處置方面的百萬噸級工業應用,有效解決了這一行業難題,為磷化工行業的可持續發展開辟了新路徑,助力行業突破 “以渣定產”政策帶來的發展瓶頸。
龍雯琪:作為技術負責人帶領科研團隊攻克固體廢物水分檢測技術難題,系統比對烘箱法、紅外法與微波法在12類典型固體廢物中的適用性。面對高溫與惡臭交織的實驗環境,團隊精準完成逾千組
數據采集與模型驗證,最終構建出科學規范的檢測體系,編制的《固體廢物 水分和干物質含量的測定 重量法》(HJ 1222—2021)成為我國環境領域首部固廢水分檢測方法標準,填補了該領域技術規范空白。
朱曉麗:西北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教授,長期專注于土壤健康的研究,致力于產學研結合,推進綠色生態修復技術,實現可持續發展。從業17年來,她堅持踐行“土地醫生”的職責,一直專心做好一件事——
土壤修復研究。
這些女性在實驗室、社區、山川與國際舞臺間架起橋梁,用行動證明:環保不僅是技術革新,更是人與自然的溫情對話。她們的足跡連成綠色脈絡,讓“她力量”在生態守護中持續生長。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