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有效應對臭氧污染,常熟自2020年起,以推進臭氧重要前體物—VOCs治理為著力點,篤定前行、持續發力,創新“三源、三治、三管”思路,形成“1+1+16”模式,促進VOCs治理提質增優。“十四五”以來常熟市臭氧年均濃度實現連年下降,從2021年182微克/立方米下降至2024年158微克/立方米,在全省54個區縣的排名由倒數第3上升至第25。
一、高位部署,統籌推進“抓落實”
生態環境部門主要領導親自掛帥、靠前指揮,定期召開例會分析研判空氣質量形勢,重點突出VOCs治理相關工作,通過開展領導帶班走訪、駐點管控、專題培訓、行業專家現場指導等方式強化技術幫扶。
二、緊盯“三源”,多措并舉“控源頭”
建立源清單和活性因子庫動態更新機制,運用“大數據+鐵腳板”方式全面摸清涉VOCs企業排放底賬。制定出臺相關監管規范,引導企業從源頭上減少VOCs排放。大力推廣使用低VOCs含量物料,完成500多家企業清潔原料替代。
三、緊盯“三治”,精準施策“提質效”
開展多輪“地毯式”排查,完成3000余家涉VOCs企業全覆蓋整治,累計減排超3000噸。在此基礎上,對重點企業治理成效逐家開展評估,鞏固前期治理成效。深化重點園區VOCs系統治理,提升園區內企業廢氣治理能力。推動全行業環保績效創A達B行動,2024年培育A、B級、引領性企業22家。
四、緊盯“三管”, 科學監管“優服務”
持續推行全域VOCs駐點管家服務,優化駐點管家考核機制,在蘇州大市率先印發VOCs治理設施日常維護操作手冊。構建“源清單-監測-分析-溯源-評估”一體化綜合診斷機制,全面提升非現場監管和綜合分析能力。構建分級分類執法監管機制,實施差異化執法,切實提升執法監管效能。
下階段,常熟生態環境局將繼續落實好省、蘇州市大氣污染防治工作部署,奮力爭取一季度環境空氣質量“開門紅”,推動全市空氣質量持續向好,以高品質生態環境彰顯新質生產力底色。
供稿:大氣科
原標題:逐“綠”而行,迎“藍”而上—常熟聚焦VOCs治理全力攻堅臭氧難題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