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以來,川南地區特別是瀘州擴散條件持續轉差,邊界層急劇下壓,靜風高濕逆溫,面對極端不利氣象條件,瀘州市及時統一思想、合力攻堅,切實做到領導靠前指揮、強化預警分析、緊盯重點領域、層層壓實責任,成功實現削峰消重,未出現重度污染天。
一 領導靠前指揮
瀘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重污染天氣應對工作。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每日調度全市空氣質量情況,要求全市上下統籌聯動、聚力攻堅,務必確保不出現重度污染天。市政府主要領導、分管領導采取“四不兩直”的方式夜查暗訪重點污染源,層層傳導壓力,層層推動落實,市政府分管領導根據污染狀況,連續兩次主持召開全市大氣污染防治緊急調度會,及時研究解決問題。各重點區縣黨委政府主要領導通過召開會議、現場督導等方式壓實基層“最后一公里”,確保責任落實到位。
二 強化預警分析
結合秋冬季大氣污染特征,提前5天開展會商研判,提前3天專題安排部署,確保留足“提前量”。根據污染趨勢,提前啟動預警,并結合實時動態及時升級預警等級;根據氣象狀況,及時啟動人工增雨作業2次,有效減緩污染物累積。提前實體化運行重污染天氣應對工作專班,抽調專人集中辦公,實行24小時技術支撐和監測分析;加強重點污染源監管執法,充分利用用電監控和在線數據等手段,形成第一時間發現問題、第一時間核查問題、第一時間解決問題的全閉環工作機制。以“分區督”方式派出8個暗訪小組,對各區縣攻堅措施落實情況開展暗查督導。
三 緊盯重點領域
工業源方面,在確保重點行業企業嚴格落實重污染應急預案“一廠一策”的基礎上,提前與武駿玻璃、川南發電、瀘天化、興瀘垃圾焚燒發電廠等25家排污大戶協商,盡最大限度降低污染物排放。川南電廠在超低排放基礎上,再壓減三分之一排放濃度。移動源方面,在嚴格執行秋冬季常態化限行的基礎上,加強重點區域交通疏導,暫停貨車臨時入城證發放,實施重點路段繞行,加派警力24小時駐守12個貨車勸返點,增設5個柴油貨車抽測點,最大程度減少貨車入城影響。面源方面,采取“技防+人防”措施,24小時緊盯高空視頻監控平臺,出動現場巡查5799人次、入戶宣傳教育9784戶。檢查在建項目190余家次,督促落實問題整改6個。開展燒烤油煙“零點行動”,出動540人次檢查728家餐飲單位,確保凈化設施正常運行。同時,緊盯重點區域“微環境”管理。
四 層層壓實責任
進一步明確區縣屬地監管責任、部門行業監管責任和企業主體責任,確保每個重點領域、每個工作環節都有人抓、有人管,市級相關部門均成立工作專班,分行業領域開展應急應對工作;區縣采取“紅黑榜”“財力獎懲”等制度,強化責任落實,推動攻堅措施在鄉鎮(街道)、村(社區)的最小單元落地見效。對工作推進不力、問題突出的區縣、鄉鎮及時開展約談提醒。市委目標績效辦會同市環委辦組建專班開展現場督導,并將重污染天氣應對納入重點工作考核內容。
下一步,瀘州市將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加強預警預判和應急應對,全力推動攻堅措施落細落實,盡最大努力改善環境空氣質量。
原標題:削峰消重!瀘州市“四舉措”積極應對重污染天氣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