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江蘇省南京
環境監測中心攜手南京氣象科技創新研究院共同開展的“南京市O3和PM2.5人工智能短時預報系統”項目順利通過驗收,成功開啟項目的業務化運行。
01
智能融合,數據驅動新預報體系
面對傳統大氣環境污染物預報的瓶頸,該項目獨辟蹊徑,深度挖掘南京市近十年積累的寶貴數據資源,通過精細的空間融合、時間匹配及大數據處理技術,構建了標準化、高質量的人工智能數據集,為預報精度的飛躍奠定堅實基礎,開啟數據驅動預報體系的新篇章。2023年PM2.5預報結果相較數值預報結果的平均絕對誤差降低20%以上;2024年6月,臭氧輕度污染以上命中率達到86%。
02
AI賦能,精準預報O3與PM2.5
相較傳統預測預報方法受限于氣象及模型機理等的不確定性,難以精準捕捉污染物濃度的細微變化,該項目融合先進人工智能技術與預報專家的經驗,采用長短時記憶網絡針對O3與PM2.5特性定制預報模型,每小時自動獲取最新大氣監測數據及氣象數據,自動更新未來12h的逐小時預測結果,實現了高頻次的預報能力,顯著提升了預報的精準度與時效性。不僅精準刻畫了O3與PM2.5日變化特征,還能提前預測污染物濃度超標的時間和等級,從更廣泛的應用領域探索了人工智能技術在環境預報中的可能,激發新質生產力在生態環境監測現代化建設中的潛力。
03
三模并行,共創環保科技新篇章
相較于過往單一模型或傳統預測方法,本項目基于不同人工智能模型的特性,開發了三套互補性PM2.5預報模型,嵌入自主研發的損失函數,分別擅長中低濃度預測、污染事件捕捉及平衡。三模并行,優勢互補,有效降低了單一模型可能存在的預測偏差,增強了預報結果的穩健性和可靠性,為預報員提供了更為全面、可靠的決策依據。
04
降碳增效,引領環保科技新潮流
此次人工智能預報模型實現了輕量級部署,高效運行于普通設備,極大地降低了計算成本與時間消耗,從設計到應用貫穿綠色科技理念。基于海量數據訓練的模型,對極端大氣污染事件的預報具有更強大的預測能力,進一步提升“真、準、全、快、新”的大氣監測能力,將為生態環保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江蘇省南京環境監測中心將以該項目運行為契機,加強科技支撐、技術攻關,不斷挖掘潛力、拓寬視野,發揮科技在生態環境監測領域的創新驅動力,向“數字化+智能化”轉型邁出堅實步伐,為持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貢獻智慧力量。
來源:江蘇省南京環境監測中心
編輯:趙彤
原標題:命中率達86%,南京這套系統有智慧!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