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至9日,中美“21世紀20年代強化氣候行動工作組”會議在美國華盛頓特區召開。會議由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使劉振民和美國總統國際氣候政策高級顧問約翰·波德斯塔共同主持,兩國相關官員參加會議。
會議回顧了中美元首舊金山會晤,圍繞《關于加強合作應對氣候危機的陽光之鄉聲明》確定的能源轉型、甲烷和其他非二氧化碳溫室氣體、循環經濟和資源效率、毀林、低碳省/州和城市等領域開展深入討論,并就與推動《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九次締約方大會(COP29)在阿塞拜疆巴庫成功舉辦相關的多邊議題展開合作。雙方分享了各自氣候政策和行動的經驗與挑戰,旨在有效應對氣候危機及其影響。
回顧《巴黎協定》的溫控目標,重申兩國展示領導力的重要性,同時考慮到各國不同的國情和路徑,雙方對《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八次締約方大會(COP 28)全球盤點決定的號召表示歡迎,即各國按時提交全經濟范圍、包含所有溫室氣體并對標1.5攝氏度溫控目標的2035年國家自主貢獻(NDCs);雙方還表示愿意開展相關技術和政策交流。
回顧美國意在2035年實現100%清潔電力,以及中國意在“十五五”期間逐步減少煤炭消費,并通過包括加快可再生能源部署在內的最大努力加快此項工作,兩國有意加強在實現各自目標方面的技術和政策交流。
雙方計劃在COP29期間舉辦第二屆“甲烷和非二氧化碳溫室氣體峰會”。雙方承諾就部署減排技術、建立或完善各自MRV體系和標準推動開展雙邊合作和能力建設,以實現在21世紀20年代期間甲烷控排或減排的目標。雙方關注到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國際甲烷排放觀測站的甲烷警報與響應系統。雙方還將圍繞其他非二氧化碳溫室氣體(包括工業領域氧化亞氮和對流層臭氧前體物質)的測量和減排方案開展技術合作和能力建設。
認識到發展循環經濟和提高資源效率對于應對氣候危機的重要性,雙方期望在循環經濟領域開展進一步技術交流,包括減少食品損失和浪費、紡織品、回收標準。
雙方期待中美地方氣候行動高級別活動于5月29日-30日在加州伯克利舉辦。
供稿 | 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
編輯 | 劉陽
原標題:中美“21世紀20年代強化氣候行動工作組”會議情況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