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環境保護實用技術和示范工程是中國環保產業協會面向所有環保企事業單位的免費年度技術推廣服務,從1991年至今,已累計推廣先進技術和工程4200多項。為便于相關方使用《2022年生態環境保護實用技術和示范工程名錄》(詳見關于發布《2022年生態環境保護實用技術和示范工程名錄》的公告),中國環保產業協會編制了入選技術和工程的簡介,陸續在官微和公布。簡介內容均由入選項目的申報單位提供。
生態環境保護示范工程
2022-S-32
工程名稱
北京城市排水集團——龍潭西湖調蓄工程
推薦單位
中國環境保護協會城鎮污水治理分會
申報單位
北京城市排水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業主單位
北京城市排水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投運時間
2021年11月09日。
工程規模
龍潭西湖調蓄工程位于北京市東城區的龍潭西湖公園內,為新建工程。在龍潭西湖湖底新建調蓄池一座,有效容積6.2萬m³,內部填充硅砂磚對來水水質進行處理。同時相應建設配套附屬設施,包括格柵間、送風機房、排風機房、排空循環泵池、排泥井、附屬用房及進出水管線等。
工藝流程
降雨時,超過現狀截流能力的雨水通過新建截流設施進入進水隧道,之后進入格柵間,通過格柵過濾大的柵渣;之后通過進水隧道進入硅砂蜂巢高效過濾池和硅砂蜂巢調蓄凈化池,凈化后的合流污水通過出水渠進入排空循環泵池,排空循環泵池內設置排空泵,將出水通過泵提升到龍潭西湖或者下游合流方溝內。

運行效果
相比于傳統的調蓄池,本工程主要特點是能對來水水質進行凈化。結合龍潭西湖調蓄工程2021年汛期水質凈化及工藝處理效果,分析得出該工藝過濾效率較高,對SS、COD、總磷及氨氮等污染物去除效果顯著,處理后上述水質指標可以得到明顯改善。
達到的標準或性能要求
調蓄池過濾凈化后的出水達到排湖標準。
運行情況
運行情況穩定,未發生任何事故,運行情況表明該工藝過濾效率較高,對SS、COD、總磷及氨氮等污染物去除效果顯著,處理后上述水質指標可以得到明顯改善。
碳減排方面采取的措施
本工程采用新工藝對來水水質進行過濾凈化,新工藝采用硅砂蜂巢磚過濾凈化水質,未添加額外藥劑;采用調蓄池結構底板增加活化透氣柱的形式,可以從底部自富氧,做到了透氣不透水,未采用機械設備增加氧氣、減少了能耗;同時所采購的工藝、暖通、電氣等專業設備均為低能耗設備。
碳減排效果
本工程過濾凈化合流制污水過程中,未添加額外藥劑;調蓄池結構底板增加活化透氣柱,可以從底部自富氧,做到了透氣不透水,未采用機械設備增加氧氣、減少了能耗;同時所采購的工藝、暖通、電氣等專業設備均為低能耗設備。
示范點
(1)北京市中心城區內首個湖底建設的合流制溢流調蓄池
龍潭西湖合流排放口所帶流域范圍內322.5公頃,上游大部分區域為老舊小區和老城胡同區,不具備源頭減排和過程分流的實施條件,僅靠末端截流,實施效果有限。本項目探索了中心城區合流制污染治理新思路,經過多方案比選并結合海綿城市建設理念,試點采用末端調蓄措施控制合流制溢流污染。
調蓄池選址位置的確定,是本項目中的一個關鍵節點。龍須溝末端周邊多為建筑用地、體育用地,綜合比選,充分考慮調蓄池及附屬用房的隱蔽化和景觀化設計,將調蓄池設于龍潭西湖公園內西湖湖底。
(2)“蓄凈結合”打造城市水污染治理新模式
充分考慮水質凈化功能,反復研究蓄水與凈水功能的有效結合,精心比選各類水處理工藝,試點引進新工藝進行就地處理,采用硅砂蜂巢蓄水凈水技術,將調蓄池與硅砂蜂巢技術結合,實現了蓄凈同體,減少了占地面積和工程投資,綜合性價比高;其主體設施主要包括硅砂蜂巢高效過濾池和硅砂蜂巢調蓄凈化池兩個部分。通過“物理過濾”,可實現儲水的同時兼具凈水功能,具有“蓄凈同體”的特點。
(3)創新運行模式,充分發揮調蓄池功能
為克服傳統調蓄池非汛期閑置,設施全年利用率低的缺點,不斷完善優化工藝流程,創新設定龍潭西湖調蓄池汛期、非汛期兩種運行模式,實現全年度運行。
在每年汛期,調蓄池凈化上游合流污水,水質達標后回補景觀水體,提高雨水資源利用率;在非汛期,調蓄池持續凈化湖水,提升水環境水平。
獲得獎勵榮譽情況
北京水利學會科學技術獎叁等獎。
原標題:生態環境保護示范工程 | 北京城市排水集團——龍潭西湖調蓄工程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