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3日,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復雜地質條件固廢填埋場地下水復合污染長效阻控技術及裝備”項目啟動暨實施方案論證會在合肥召開。安徽省通源環境節能股份有限公司作為課題五“復雜地質填埋場地下水復合污染長效阻控與智慧管控技術集成示范”的牽頭單位,將為實現固廢填埋場全生命周期智慧管控提供科技保障。

《課題五》針對復雜地質填埋場地下水污染長效阻控缺乏實時、高效、智能化管控平臺的問題,基于物聯網、數字孿生和人工智能技術,集成復雜地質填埋場滲漏通道探測、污染傳輸監測、數據融合分析、場地三維重構、風險靶點識別、智慧決策單元,開發集探測-處置-監測-評估于一體的復雜地質填埋場地下水污染長效阻控全生命周期風險智慧管控平臺,集成復雜地質條件下固廢填埋場地下水污染風險管控技術與裝備,實現復雜地質填埋場污染阻控應急“零延遲”。將項目所有技術成果應用到3個不同區域的填埋場污染阻控工程實際,檢驗其技術的可靠性、準確性和實用性,并對示范工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優化,在此基礎上將相關成果編制成技術標準或指南,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填埋場地下水污染阻控技術新模式,實現填埋場地下水污染長效阻控與智慧管理,保障生態環境安全。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是當前我國最高級別的科技項目之一,旨在集中優勢資源,解決國家重大戰略需求,推動關鍵領域核心技術突破,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和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通源環境作為“一站式環境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自成立以來在固廢污染治理和資源化領域精耕細作,構建了填埋場立體生態屏障阻隔系統、滲濾液與填埋氣導排系統、原位好氧穩定化系統和土壤地下水原位修復為一體的填埋場多源污染阻控協同降碳關鍵技術體系,并在全國范圍內擁有600余項固廢填埋場建設和治理修復成功案例。多年來,公司始終堅持以科技自立自強,充分發揮企業創新主體作用,積極與國內多所高校院所開展產學研用深度合作,在固廢污染治理方面取得了不錯的成績。此次,通源環境作為國家重點研發項目課題牽頭單位,不僅是對公司科技創新實力的認可,更是對公司持續研發投入、技術水平提升和未來發展潛力的有力鞭策和激勵。公司將充分發揮自身在固廢處理和環保科技領域的優勢,與合肥工業大學、南京大學、同濟大學、吉林大學等國內多家頂尖高校及兄弟單位聯合攻關并做好技術集成示范,推進項目科技成果轉化落地,為我國固廢填埋場地下水污染防控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切實保障我國地下水資源安全。
未來,通源環境將持續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不斷深耕固廢污染治理及資源化、污水與水環境綜合治理、土壤與地下水修復領域,聚焦拓展新能源、新材料以及零碳、負碳領域新機遇,積極打造高水平產學研協同創新平臺,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催生企業高質量發展新動能,增強支撐國家和地方生態環保創新發展的戰略科技力量,為建設美麗中國、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貢獻力量。
原標題:通源環境作為課題牽頭單位承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