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25日,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簡稱綠會)低碳工坊工作組收到了來自于冉耀霖工程師(現就職于武漢市自然資源保護利用中心)關于“武漢千分之四低碳景觀農場”低碳工坊的申請表。經過低碳工坊工作組開會討論,最終由綠會副秘書長肖青給出審核意見:符合申請條件,同意申請。

(024號低碳工坊-武漢千分之四低碳景觀農場電子牌匾,圖源:綠會低碳工坊工作組)
“低碳工坊”(Low Carbon Workshop;簡稱LCW)由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創新性提出,授予那些積極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堅持綠色發展理念,采取低碳減排措施,致力于實現碳中和的個人、場域、機構或其他實體。低碳工坊旨在發掘生產生活中低碳發展的具體實踐與示范,通過一個個具體減碳的樣板,展示技術、方式、做法上的綠色轉型,以帶動和促進人類社會持續降碳減排,實現碳中和和可持續發展。
武漢千分之四低碳景觀農場計劃組織發起于2023年8月,在愿驛生態農業發展公司和慈惠街道的支持下,一期選址在武漢市東西湖區4A景區石榴紅村附近,發起人冉耀霖同志(注冊城鄉規劃師、工程師)是一名擁有10年鄉村工作經驗的規劃師,也是一名倡導綠色低碳發展的新農人,更是關注氣候變化的公益踐行者。受聯合國“千分之四”土壤增碳計劃啟發,了解到在理想狀態下,假設全球2米深土壤的有機碳儲量每年增加4‰,就可以大大減少甚至抵消當前全球礦物燃料的碳排放,而增加農業土壤碳儲量可以通過高質量的土地可持續管理和土壤有機質的增加來實現。
因此,武漢千分之四低碳景觀農場的建立,是一次低碳減排多樣化路徑的探索與實踐。目前已完成農場種植品種的選種與試種,在農場的低碳技術管理上,以全流程的低碳生產為切入點,采用符合低碳生產要求的堆肥方式,以及能過濾太陽光線有利于蔬菜生長的覆膜,結合科學的管理周期和方法,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提升土壤固碳封碳能力。并通過定期檢測土壤質量和數據整理,形成低碳生產的成果報告,力爭打造小流域低碳生態農業示范點。
同時,以景觀農業為特色,在自然農業景觀的基礎上,采用“景觀設計團隊+農科院技術專家+當地農民”三方協作模式,通過不同顏色、種類的蔬菜混種,打造“ 小、精、美” 的精致農業,吸引旅游觀光人群,建設低碳綠色農田科普教育基地。
2024年初,一場突如其來的凍雨延后了農場全面開啟種植的進程,但該團隊對于打造低碳景觀農場的熱情不減,計劃于3月全面開啟相關活動,包括“千分之四”倡議相關書籍的翻譯、低碳景觀農業的科普推廣、農場種植與研學實踐等內容,同時團隊成員表示要感謝武漢愿驛生態農業發展公司的大力支持,作為以生態旅游和綠色農業為導向的地方企業,在農場運營模式、種植管理、鄉村場景塑造上為該團隊提供了寶貴的經驗,最后歡迎廣大社會各界人士參與到武漢千分之四低碳景觀農場建設中,共同壯大武漢首個“低碳工坊”,為“雙碳”目標實現添磚加瓦。
綠會低碳工坊工作組將持續向世界推介更多綠色低碳治理的好故事。此外,綠會低碳工坊工作組目前正在征集低碳案例,誠邀申報,共同推進雙碳目標的實現。
原標題:“ 小、精、美” 精致農業,增強土壤固碳能力丨低碳工坊(LCW-024)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