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春時節的太湖,碧波蕩漾、湖鷗成群,一片恬靜!湖面的一艘快艇上,架儀器、采水樣、測數據、做記錄,好不熱鬧!這是江蘇省常州
環境監測中心開展的2024年首次藍藻巡測工作。從首次巡測結果看,太湖常州水域11個監測點位水質藻情基本穩定,未發現異常現象。
回顧過去一年,江蘇省常州環境監測中心牢牢把握太湖治理這一“國之大者”,充分發揮溯源調查和生態監測兩大技術優勢,深入開展入湖河道溯源排查、竺山湖藍藻加密巡測、太湖上游洮滆片區生態調查等工作,累計獲取各類監測數據8.8萬個,提交報告報表390余份,為精準治太提供有效支撐,有力推動太湖常州水域水質藻情持續改善。2023年,太湖西部區總磷、總氮濃度同比下降16.9%、9.1%,湖心區水質首次達到Ⅲ類,太湖常州水域藍藻水華發生次數下降50.8%,高水平實現“兩保兩提”。
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是深入推進新一輪太湖綜合治理的關鍵一年。立足治太新征程,省常州環境監測中心主動作為、周密謀劃,提早安排監測溯源各項重點任務。
加強溯源監測,推動外源減量取得實質性進展。全面梳理常州地區入太湖11條河道、600余條關聯支浜前期溯源監測,以及滆湖、長蕩湖專項溯源評估成果,建立溯源問題庫,有計劃地對逐項問題開展整改監測評估,緊盯不放,直到問題解決。
加強摸底監測,推動內源減負取得標志性成果。跟蹤湖區底泥清淤工作,從水環境、水生態等方面系統評估清淤成效,力爭摸清太湖常州水域內源減負量、藻類變化量,為更加精準指導湖體清淤控藻工作提供支撐。
加強機理研究,為有力推動生態修復做好前瞻性準備。依托國家生態觀測站,持續開展“草—藻”生長競爭機制研究,力爭摸清抑制藻類繁衍的關鍵因子和閾值條件,為更加有效實施生態修復工程提供理論支持和技術支撐。
下一步,江蘇省常州環境監測中心將緊緊圍繞新一輪太湖治理工作需求,持續提升監測預警能力、溯源分析水平,開展水生態狀況跟蹤監測評估,為推動太湖水生態環境持續好轉作出應有貢獻。
來源:常州環境監測中心
主管: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編輯:李夏菁
原標題:2024太湖藍藻巡測,出航!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