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申報列入《國家鼓勵發展的重大環保技術裝備目錄(2023年版)》中的工業固廢處理技術裝備共6項,包括磷石膏污泥農林等固廢資源化綜合利用技術及裝備、富氧側吹電熱熔池高溫熔煉裝備、智能廢舊輪胎回收技術裝備、自蔓延熱解焚燒廢鹽處理成套設備、焚燒殘余物等離子體熔融資源化技術裝備、多階螺桿連續脫硫制備再生橡膠生產線。
每項技術裝備的典型案例詳見附件。
案例一:湖北聚海環境科技有限公司磷石膏、污泥、農林等固廢資源化綜合利用技術及裝備
一、技術適用范圍
適用于磷石膏綜合利用。
二、技術原理及工藝
農林固廢經脫水、烘干、粉磨制成生物質燃料,利用生物質燃料的熱能將磷石膏、污泥高溫煅燒制備成再生輕集料,利用再生輕集料高溫余熱將磷石膏閃燒成改性磷石膏建材,再利用再生輕集料、改性磷石膏建材特性制備出滿足國家、規范、標準要求的綠色環保節能建材。
通過農林固廢生物質物加工模塊工藝技術設備,將農業生物質固廢物秸稈、稻殼及園林修剪的樹枝、雜木等進行破碎轉換成粉狀,轉換為生物質燃料,為再生煅燒系統提供燃料物質以實現熱量供應,并為了提高其整體的熱量供應,以滿足再生煅燒系統的需求,該模塊還設置輔助劑添加模塊,通過輔助劑添加模塊添加助燃劑等輔助添加劑以提高生產出來的生物質燃料燃燒釋放的熱量。
通過磷石膏、污泥固廢物加工模塊工藝技術設備,將城鄉污泥、尾礦污泥和建筑渣土等進行納入收儲,然后,通過控制其混合比例,進行造粒形成粒狀原料,以提供再生骨料的原料,在再生煅燒系統中進行煅燒形成再生輕質骨料,而固廢磷石膏供應系統,則在再生煅燒系統的余熱或者是再生輕質骨料的余熱作用下,迅速脫水,實現其再生。
三、技術指標
磷石膏無害化指標:水溶性P2 O5≤0.1%;水溶性F-≤0.01%;半水硫酸鈣含量≥90%;pH值≥7.2;白度>60%;硫酸鈣吸收率>90%;抗折強度≥3MPa;2h抗壓強度≥6MPa;絕干抗壓強度≥12MPa;強度波動率≤5%;
磷石膏消納量:1.5×105t/a——2×105t/a;污泥處理量:1.5×105t/a——2×105t/a;建筑廢棄渣土處理量:3×104t/a——5×104t/a;新型輕質高強集料產量:8×104m3/a——1×105m3/a;再生石膏產量:1×105t/a——1.5×105t/a;
輕質綠色節能環保新型裝配式墻體材料產量:5×105m3/a——6×105m3/a;保溫砌塊產量:53×104m3/a——5×104m3/a。
四、技術特點及先進性
(一) 自主創新“三廢協同”處理技術,可同時對三種大宗固廢進行綜合化利用,協同化、自動化程度高;
(二) 三段式余熱煅燒系統,實現余熱循環利用,最大程度地挖掘熱能利用效率;
(三) 生產成本革命性下降,在磷石膏處置過程中不使用煤炭資源作為燃料,熱量供給由生物質燃料提供,處置成本由原來的200元/噸,降低至120元/噸;
(四) 固廢輸入及產品輸出的高度自動化、定制化,管理水平優于同類技術;
(五) 負碳式的磷石膏規?;⒛J交?、無害化、資源化處理處置一體創新技術,填補了行業空白。
五、應用案例
項目名稱:聚海環境大悟縣磷石膏綜合利用一期項目
項目概況:項目應用磷石膏、污泥、農林等固廢資源化綜合利用技術及裝備,投資規模5億元,一期項目建設用地80畝,投資3億元,建有2條磷石膏協同污泥(渣土)處置生產線,2條余熱煅燒磷石膏生產線,1條砂漿生產線,1套高性能石膏條板及砌塊生產線,1套裝配式保溫隔音墻板及砌塊生產線,1套磷石膏合成高性能路用材料及生態構配件生產線。項目實施周期9——12個月。
6該園區的能源供給為農林固廢制備的生物質燃料,不使用石化類燃料,園區年消耗電力約為205萬千瓦時,主電源為廠區屋頂光伏發電。
六、推廣前景
隨著市場對綠色建材的需求量不斷加大,且面臨著磷石膏巨量堆存的待處理問題,湖北省對磷石膏綜合處置行業無害化處理指標及排放指標管控越來越嚴格,解決無害化處置及高品質利用問題迫在眉睫。預計未來五年,該技術裝備在湖北省推廣率達30%左右,總投入約180000萬元,年磷石膏處理量約600萬噸,年CO2減排量805.74萬噸/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