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海洋塑料污染形勢日益嚴峻,海洋生態系統面臨嚴重威脅。世界每年生產4.3億噸塑料,其中約有1100萬噸進入海洋,到2040年,進入海洋的塑料流量預計將增加近三倍。目前,全球海洋中有約0.75~1.99億噸塑料垃圾,占海洋垃圾總重量的85%。海洋塑料垃圾主要通過定殖、纏繞、圍困和攝食等方式危及海洋生物的生命過程。已知有800多種物種受到海洋塑料污染的影響,包括所有海龜物種、超過40%的鯨類物種和44%的海洋鳥類物種。此外,海洋塑料還會帶來外來物種和致病生物入侵等新問題,甚至可以通過阻止氣體交換和減少沉積物中無機營養物質的通量來影響關鍵的生態系統過程,降低初級生產力,從而改變生態系統的功能。
因此,海洋塑料污染治理迫在眉睫,一時間,可降解塑料成為緩解塑料污染治理壓力的重要途徑之一。目前,主流的可降解塑料產品包括聚乳酸、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等,能夠在自然環境或特定條件下,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完全降解成為二氧化碳和水,不增加環境負荷。
然而,可降解塑料真的可以緩解海洋塑料污染嗎?有實驗發現,即使在三年后,大多數可生物降解塑料在海洋環境中沒有出現任何降解的跡象,或者符合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和美國材料與試驗協會(ASTM)對于生物降解的標準。有研究人員分析認為海洋中微生物量非常少,且海水溫度低,生物可降解塑料賴以降解的條件不存在。也就是說,除非滿足特定和適當的生物降解條件,否則可生物降解塑料可能破碎成與傳統塑料相同的微塑料顆粒。另外,大多數生物基塑料也含有有毒化學物質,構成風險與傳統塑料類似,即作為污染物和致病生物的載體,含纖維素和淀粉的產品含有更多的化學特性并誘導更強的毒性。由此可見,生物可降解塑料并不是完美的傳統塑料替代品,無法從源頭上解決海洋塑料污染問題。
為此,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簡稱“中國綠發會”“綠會”)綜合技術部就可降解塑料的生產和使用提幾點建議,以期在公眾廣泛參與下塑料污染能夠得到全面改善,海洋生態系統穩步恢復。
首先,提高可降解塑料產品信息透明化。在塑料產品上注明成分、化學添加劑以及可降解條件,添加溯源碼,以利于加快
塑料垃圾處理。
其次,加快可降解塑料回收管理。設立專門的可降解塑料回收箱,并根據塑料產品信息進行分類,實現高效回收。
再次,加強漁業廢棄物監管。漁業垃圾是最致命的海洋塑料形式,要將銷售與回收緊密結合,防止漁業廢棄塑料流入海洋。
第四,加大宣傳,減少塑料制品的使用。重點限制商超、快遞及外賣行業塑料制品的使用,加強企業的回收責任,多向驅動,推動全面減塑和可循環經濟。
第五,鼓勵植物材料制品消費,特別是替代一次性塑料。激勵商超、餐飲、快遞和外賣等行業率先完成塑料替代,使用以植物材料制作的購物袋/籃、餐具、包裝紙和打包盒等;從環保、安全和時尚角度,引領消費者選擇植物材料生活制品,進一步杜絕一次性塑料產品的使用。
最后,呼吁全民參與“人民戰塑”,以實際行動助力海洋清潔。如果不采取有效行動,與塑料生產、使用和處置相關的溫室氣體(GHG)排放將在2040年達到溫升1.5℃目標下的全球總排放量的19%。因此,中國綠發會發起“人民戰塑”行動,旨在通過全民參與撿拾塑料來提高環保意識,從而進一步減少或杜絕使用塑料制品,崇尚“無塑”生活。目前,已在黃河和長江流域組織開展過幾十次活動,取得豐碩成果和廣泛的社會影響。
文/藍天
審/趙玉萍
編/angel
原標題:可降解塑料在海水中“力不從心”,緩解海洋塑料污染如何另辟蹊徑?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