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全面深化改革、數字中國、共同富裕重要論述和生態文明建設先行示范要求,高質量做好生態環境領域改革工作,進一步推動改革爭先創優,加強改革經驗推廣推介,營造濃厚的改革氛圍,為浙江“兩個先行”提供支撐保障,特在“浙江省生態環境廳辦公網”“浙江省生態環境政務網”和“浙江省生態環境廳門戶網”“改革之聲”欄目,擇優登載各地各單位改革工作的創新做法、亮點成效,供各級交流借鑒、互促共進。
2023年以來,衢州市緊緊圍繞“水生態價值開發轉化”做文章,立足水利發掘優勢,通過靠前謀、聚力干、奮起趕,全力做好“以水促富”文章。目前,全市已成功創建龍游靈山港全國幸福河湖建設試點等6個國家級試點和水土保持生態貸等22個省級試點,謀劃包裝總投資超百億元項目包 6 個。
一、靠前“謀”,以破題之勢攪動“一池春水”。
一是堅持高站位,把牢政策窗口。搶抓重大水利建設政策窗口期,“上接天線、下接地氣”,抽調業務骨干專家組成“項目智庫”,向上緊緊圍繞國家規劃、省級規劃、專項規劃三個“賽道”分向發力;向下充分發掘自身特色和優勢,強化一縣一調研,制訂一縣一課題,做好資源儲備。今年以來,累計向上對接 60 余次,開展縣級調研 80 余次,形成改革創新課題 21 個。其中成功爭取到江山新塘邊小流域綜合治理提質增效國家級試點,獲上級補助 1432 萬元。二是著眼大格局,緊跟發展風口。立足“項目投資穩增長”和“興水富民促發展”兩大主題,以問題為導向,積極探索破解項目推進過程中“錢從哪里來”、“項目如何快速落地”和“管理模式如何破解”等三大瓶頸,全力研究“水生態價值轉化”“發揮節水效益”“提升百姓幸福指數”等三大路徑,積極構建水利服務地方發展新格局。如,柯城區首批全國水系連通及水美鄉村試點縣建設獲上級補助 1.4 億元,有力助推石梁鎮麻蓬村、溝溪鄉余東村等一批未來鄉村品牌建設。三是靠前謀長遠,找準行業突破口。瞄準本市區位短板和行業管理難點痛點,以試點促改革提升。以山區小流域多山洪災害為發力點,加快水利數字化感知體系建設,成功創建山洪災害防御改革試點 14 個,實現六個縣(市、區)全覆蓋;以農業用水利用率不高為發力點,探索大中型灌區水資源高效利用,成功創建銅山源農業水價綜合改革省級試點,在全省首創“渠長+水權+農(水)旅社會資本投入”的大型灌區節水利用新模式,實現年節水 1500 萬立方米。
二、聚力“干”,以創新之力用好“一泓碧水”。
一是打造樣板高地。依托全省率先開展全流域系統治理的基礎優勢,做足“水上+岸邊”文章,通過活水系、連水網、復灘林等方法,將河道、水庫、村鎮、園林串聯形成“一核兩帶九溪多群”的幸福河湖風光帶,實現形態、生態、業態“三態融合”,推動流域內資源集聚轉化、產業轉型升級、農民增收致富。龍游靈山港成功創建首批全國幸福河湖試點,衢江區入選省級幸福河湖試點,共獲得上級補助1億元,成功培育出龍游溪口、衢江蓮花等一批以水促富的水美鄉村示范區。二是儲足發展底本。借助全市 13 個大中型灌區的基礎優勢,做深水資源高效利用文章,通過深入推進水系連通、農業節水、數智化管控提升等舉措,進一步優化農業用水資源配置,保障糧食生產安全,助力現代農業園區迭代升級。其中,銅山源庫灌區成功入選全國數字孿生灌區試點,烏引灌區入選深化水利工程標準化管理試點,共爭取到上級補助資金 3.5 億元。三是助力山區共富。按照“文旅體商農融合發展”的生態價值轉換理念,以水為媒,在推進小流域生態系統治理的基礎上,通過優化提升山區水環境,引導綠色產業布局,加快構建“一源兩翼八縱十脈十樞”的水網格局,帶動當地山民增收致富,變生態優勢為產業優勢。如,開化縣錢江源齊溪小流域入選國家水土保持示范工程,通過持續優化治理,成功將龍門村建成 3A 級景區村,開辦農家樂 60 余家,每年吸引游客 20 多萬人。
三、奮起“趕”,以改革之舉發掘“一隅金水”。
一是解決“水項目”資金。堅持將重大水利項目作為拉動投資、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圍繞“錢從哪里來”,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積極探索利用專項債、金融信貸資金和吸引社會資本參與水利項目建設,多渠道籌集建設資金,變項目建設“單打獨斗”為“攥指成拳”,有效破解政府投資資金籌措難等問題。如,開化水庫試行 BOT 特許經營模式、江山試點推進水利基礎設施投資信托基金 REITS 試點等,均高效完成所在水利項目建設。二是推動“水資產”確權。謀劃推進水利工程不動產權登記試點建設,制定出臺《衢州市水利工程不動產權登記指導意見》,全面啟動水利工程產權登記工作,推進水利基礎設施資產登記入賬,盤活水利工程資產。確權后,探索經營權轉讓、產權抵押、資產證券化等模式,吸引社會力量參與重大水利工程運營管理,進一步拓寬水利工程融資渠道。目前,全市已完成 45 個水庫產權證確權登記工作。三是加快是“水資源”轉化。在持續推進“節水貸 ”“取 水貸”“生態貸”試點建設基礎上,額外將水土保持納入“生態抵質押貸”“生態信用貸”金融產品支持領域,進一步推進水生態價值轉化通道。同時,以浙中城市群水資源配置通道工程為載體,探索建立歸屬清晰、權責明確、監管有效的水權、水價機制,推動生態“好水”變為經濟發展“活水”。目前,已發放全省首筆“節水貸”6000 萬元。
原標題:(改革之聲)衢州市做好“以水促富”文章 解碼“水生態價值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