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保山市人民政府印發了《保山市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攻堅三年行動工作方案(2023—2025年)》(以下簡稱《實施方案》),為了便于各級各部門以及社會公眾更好地了解和推動文件精神貫徹落實,現就《實施方案》解讀如下。
一、出臺背景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深入推進環境污染防治,持續深入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提升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水平,推進城鄉人居環境整治?!吨泄仓醒搿鴦赵宏P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提出持續打好農業農村污染治理攻堅戰,要注重統籌規劃、有效銜接,因地制宜推進農村廁所革命、生活污水治理、生活垃圾治理,基本消除較大面積的農村黑臭水體,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到2025年,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達到40%。2023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強調,推動城鄉人居環境明顯改善、美麗中國建設取得顯著成效。
《中共云南省委辦公廳云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云南省學習推廣浙江"千萬工程"經驗三年行動實施方案(2023-2025年)>的通知》(云辦通〔2023〕31號),確定通過實施“千萬工程”三年行動,到2025年,全省全省鄉村基礎設施完備度、公共服務便利度、人居環境舒適度明顯提高,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全面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由38%提高到60%以上?!对颇鲜…h境污染防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關于印發〈云南省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攻堅三年行動方案(2023—2025年)〉的通知》(云污防字〔2023〕56號)要求,2023年、2024年、2025年,保山市分別新增完成治理88個、68個、68個行政村以上,治理率分別達49.27%、56.90%、64.53%以上。
二、主要內容
(一)總體要求
指導思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認真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云南重要講話精神,以及習近平總書記對浙江“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的重要指示批示,學習借鑒“千萬工程”經驗,堅持因地制宜、利用為先,示范引領、梯次推進,屬地主責、多元共治,建管并重、效果長遠,創新工作推進機制,補齊短板,整合資源,全面實施農村生活污水治理三年攻堅行動,打造一批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示范村,推動全市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爭先進位。
工作目標:到2025年,全市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治理率達64.53%,其中,隆陽區61.00%、施甸縣46.32%、騰沖市85.38%、龍陵縣61.34%、昌寧縣60.48%。
進度安排:2023年、2024年、2025年,全市分別新增完成治理88個、68個、68個行政村以上,治理率分別達49.27%、56.90%、64.53%以上。
(二)加強組織領導
成立市委副書記、市人民政府市長任組長,市人民政府分管副市長任副組長,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直相關部門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保山市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攻堅三年行動工作領導小組。
(三)工作任務
一是制定印發實施方案。各縣(市、區)以自然村為單位,開展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現狀底數和設施運行情況排查,建立縣級農村生活污水現狀底數清單、治理任務清單、問題設施清單“三項清單”。2023年11月底前,制定印發縣級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攻堅三年行動實施方案。
二是因地制宜科學選擇治理模式。以生態化、資源化、可持續為導向,根據村莊地形地貌、人口聚集程度、排水去向和區域水環境質量改善需求等,因地制宜科學合理選擇治理模式和技術。優先選擇低成本、低能耗、易維護、高效率的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技術工藝,防止建設和運行維護成本過高導致治理設施難以持續穩定運行。
三是全力以赴爭取試點項目。各縣(市、區)在全面摸清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現狀的基礎上,結合“三項清單”,編制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整縣推進試點可行性研究報告,明確目標任務、實施路徑、具體項目、資金保障等,積極爭取全省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整縣推進試點示范項目。
四是科學規劃布局治理設施。順應村莊發展規律和演變趨勢,統籌考慮村莊發展定位、主導產業、人居環境、生態保護、村莊道路等,充分發揮國土空間規劃的指導和約束作用,依據“三區三線”劃定成果、國土空間規劃成果及“多規合一”實用性村莊規劃成果,科學合理規劃布局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設施并預留用地。
五是統籌推進村鎮一體治理。建立鄉(鎮)鎮區與周邊村莊生活污水一體化治理機制,推進鄉(鎮)鎮區污水收集管網向周邊村莊延伸,基礎條件較好的地區實行統一設計、統一建設、統一運行和統一管理。
六是協調推進農村廁所革命和污水治理。加強農村廁所革命與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有機銜接,鼓勵有條件的地區積極推動衛生廁所改建與生活污水治理一體化建設,暫時無法同步建設的應為后期建設預留空間。
七是完善設施建設及管護機制。建立有關職能部門、運維主管部門、鄉鎮(街道)、運維單位、村(社區)委員會、村民等共同參與建設和管護的機制。采取財政補貼一點、村集體承擔一點、受益群眾繳費一點的方式籌措運維資金,構建政府、村集體、村民共同分擔機制。
(四)保障措施
一是強化部門協作。市直有關部門既要各負其責、又要加強協作,按照職責分工合力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二是強化資金保障。各縣(市、區)要統籌用好鄉村振興、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等政策和資金,協調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三是強化科技支撐。加大技術指導和服務力度,組建市級技術組,加大治理技術和設施建設運維等相關技術標準規范解讀及培訓。四是強化督導考核。將農村生活污水治理任務列為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鄉村振興戰略的年度考核指標,對于沒有完成任務指標的縣(市、區)進行扣分。五是強化群眾主體。堅持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為了群眾、依靠群眾,增強群眾的主體意識,運用“一事一議”等引導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民合作社、村民參與生活污水治理的謀劃、建設、運維、管理全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