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生態環境部收到網友提問:請問甲烷排放從哪里來?為什么我們要開展甲烷排放控制?
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相關負責人就該提問進行回答:
感謝這位網友的提問。
目前全球甲烷排放中60%來自于人為源,40%來自于自然源。其中人為甲烷排放主要來源于煤炭開采、礦后活動和廢棄礦井,石油天然氣系統生產、運輸、儲存和終端利用的全過程,農業領域水稻種植,動物腸道發酵和糞便管理等活動,垃圾填埋場的填埋氣及廢水處理等過程。自然源主要是自然界中的有機物處于厭氧環境中而自然產生,例如沼澤或濕地中。在未來全球變暖的情況下,永久凍土、沿海濕地和海底天然氣水合物的解凍可能會增加甲烷排放量。
開展甲烷排放控制是實現應對氣候變化與經濟環境效益多贏的舉措。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發布的第六次評估報告(AR6)指出,甲烷是僅次于二氧化碳的第二大溫室氣體,排放后二十年尺度內增溫效應是二氧化碳的81.2倍,百年尺度內是二氧化碳的27.9倍,不控制甲烷排放將無法實現《巴黎協定》提出的溫升控制目標。同時,控排甲烷還具有重要的經濟效益。與二氧化碳不同,甲烷是優質氣體燃料,被回收后可以作為清潔能源利用,甲烷也是許多化工產品的重要原料,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甲烷還和VOCs、垃圾填埋場惡臭等污染物具有同源性,因此控制甲烷排放還能帶來協同控制污染物的環境效益。
原標題:小山小水答網友問(22) | 請問甲烷排放從哪里來?為什么我們要開展甲烷排放控制?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