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博世科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博世科)于2023年4月21日正式對外公開《2022年年度報告》,披露公司主要財務指標及業務分析等。據悉,博世科去年實現營業收入約22.24億元,同比下降16.29%。但其歸屬上市股東凈利潤同比減虧,金額逾6600萬元。
博世科表示,公司出現虧損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受經濟環境影響,市政工程類訂單縮減,同期增長的工業板塊訂單又尚在實施中,未能在報告期內轉化成產值;二是其進行了單項計提減值損失,導致各類資產減值損失約1.04億元。截至目前,博世科在手工業類設備供貨訂單約22.86億元。
從傳統水污染治理向各個環節滲透,博世科目前已成長為一家集環境治理、環保設備制造及環保項目運營、環保咨詢為一體的專業型綜合環保企業。
主業仍貢獻一半以上的營收

報告期內,博世科收入主要來自環境綜合治理、專業技術服務收入、運營收入、其他業務收入四方面,金額分別約13.28億元、2.13億元、6.73億元、1027.33萬元。其中,環境綜合治理主業貢獻59.70%,較2021年的68.53%有所下降,水處理、土壤修復兩大類業務分別貢獻51.44%、4.55%。
對此,博世科分析稱,公司正處于重要轉型期,一是繼續集中優勢資源發展工業板塊業務,二是加快咨詢類和運營類項目提質增效,業務結構和主營業務收入占比結構持續優化。公司通過加大產業鏈前后端、不同業務板塊經營單元間的業務協同,扎實推進降本增效和深化改革,重點狠抓老舊項目結算及回款工作,加快盤活在手資產。
2022年,博世科積極調整業務重心,集中優勢資源大力發展工業板塊業務,新增銷售合同 31.48億元,其中工業水處理合同金額15.54億元,占比49.37%;市政環境治理合同金額6.96 億元,占比22.11%;運營類合同金額5.13億元,占比16.29%;咨詢和檢測等專業技術服務類合同金額2.19 億元,占比6.96%。
截至報告期末,博世科及子公司共參與約332個項目投標,中標項目約214個,中標率接近64.46%,充分體現了市場競爭能力和持續經營能力。
由廣州國資轉手給寧國國資
值得注意的是,博世科的控制權在去年發生了重大變化。據其公告,至2023年4月20日,原控制人廣州環保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廣州環投”)已收到廣州國資委關于博世科控制權轉讓的批復,寧國市國有資本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寧國國控”)亦收到寧國國資委關于收購有關事項的批復,交易進一步向前推進。完成后,博世科實際控制人將變更為寧國國資委。
環保在線了解到,博世科股份轉讓最早可追溯至2022年12月。彼時,廣州環投與寧國國控共同簽署《股份轉讓協議》,擬將其持有的博世科 52,198,764 股股份轉讓給寧國國控,轉讓的價格為 9.95 元/股,并將享有的占公司總股本 19.64%的表決權不可撤銷地全權委托給寧國國控行使。
廣州環投是廣州市政府直屬的全資國有企業,業務布局以清潔能源生產、固廢資源再生、智慧環衛服務、環保裝備制造、環境治理服務為核心,總資產350多億元,博世科是其擁有的唯一一家上市企業;寧國國控為安徽寧國市國有獨資企業,曾用名“寧國市國泰建設有限公司”,注冊資本高達30億元,實力毋庸置疑。
此前,博世科近日還公布了《2023年第一季度報告》,營業收入較同期出現明顯增長,約58.73%,其今年的發展值得期待。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