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末沖刺階段,環保項目開標的消息接踵而至,被認為是環衛領域“標王”的天津市北辰區城鄉環衛一體化特許經營項目也在近日公布了中標候選人。出乎意料的是,最終預中標該項目的是一家成立僅一月有余的新公司,注冊資本8000萬元。而更具環衛項目建設運營經驗的僑銀股份位列第二,且報價(約47.96億元)上也要比前者(約53.4億元)有優勢。
從股權穿透數據來看,該公司由北辰城發集團全資子公司100%持股,隸屬天津北辰區國資委,是不折不扣的地方“國字號”企業。而近幾年,在三年改革背景下,地方國資通過下屬公司積極參與環保項目競爭拿標,這并不是個例。同期開標的河南鞏義市靜脈產業園特許經營項目,第一中標候選人也是當地財政局下屬子公司。據悉,鞏義靜脈產業園項目總投資約17億元,康恒環境、東方電氣也參與了競標。
地方盤活環保資產、加快形成自身優勢的決心不假,但平等競標場景下對于本地企業的明顯傾斜是否存在著明顯的“排外”意味,還有待評估。青山產業評論曾在對國內環保市場進行分析時提到,“地方保護主義所形成的區域限制把很多產業切割成了一個個互不聯通的孤島,產業的市場規模效應不能得到充分釋放”,而這恰恰是環保產業一直以來的特征之一。
2022年4月,《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意見》發布,其中的“培育發展全國統一的生態環境市場”猶如平地驚雷,引起環保業界的熱議。文件明確要求,應破除妨礙各種生產要素市場化配置和商品服務流通的體制機制障礙,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促進現代流通體系建設,降低全社會流通成本。
彼時,從業者認為,隨著統一大市場形成,環保市場競爭將更加有序規范,民營企業上升渠道將進一步拓寬,以此促進環保產業優勝劣汰,倒逼企業提升核心競爭能力,促進科技創新和產業升級。且有助于改善我國環保企業90%均為小微企業的情況,從中催生出更具全球競爭力的頭部企業。
中國環保產業協會專家也表示,全國統一的生態環境市場對于進一步建立健全高效、規范的市場機制,營造公平、透明的營商環境、促進科技創新和產業升級具有重要意義。與此同時,隨著各地方間的交易壁壘被打破,環保企業也需要不斷提升自身價值創造能力,以優質的產品和服務贏得市場認可,真正“做大做強”。
按照全國統一大市場要求,各地應進一步規范不當市場競爭和市場干預行為,要求及時清理廢除各地區含有地方保護、市場分割、指定交易等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政策,全面清理歧視外資企業和外地企業、實行地方保護的各類優惠政策,做到“一視同仁”。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