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大家聽到國央企進軍環保行業,第一反應都是又來一個分蛋糕的。畢竟國家隊帶資進場,是民營企業難以與之抗衡的,所以市場難免會被瓜分。但是小編最近和很多大佬交流后,發現一個有意思的現象,那就是他們進軍環保行業單純是基于技術導向,并不是大家想象中的野蠻人。
01 跨界環保僅僅是因為技術相通,并不是為了分蛋糕。
這些年各行各業陸陸續續都涌入了環保這個大家庭,有的很受歡迎,有的受人冷眼。造成這個現象的根本原因是,你是來干事的還是來搗亂的。
如果你是賣冰箱、回收手機、賣燃氣具、賣羽絨服的,這些看起來就跟環保就沒有半毛錢關系。所以難免會受大家冷眼,但是如果你是做技術出身的那你大概率會受歡迎。比如下面這幾位選手,都是因為技術相通來到了環保行業。
中國中車是較早進入大家視野里的跨界選手,從名字上就可以看出來不僅是中字頭的央企,做的業務是交通運輸相關。那么怎么會來到環保行業呢?主要原因是中國中車的高鐵真空井技術在農村污水領域取得了成功的嘗試,當時是在江北農村,建立起了生活污水真空收集與處理系統。
然而中國中車并沒有止步于此,而是開始了新一輪的探索。憑借自主研發的真空排導技術和MBR一體化處理裝置,以及引進消化再創新的凈化槽技術,中國中車已在全國二十多個地方開展多個分布式農村污水處理試點工程,成為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推薦的,首批農村污水治理服務提供商。
經過不斷的嘗試和成功案例,2017年7月,中國中車組建了專注于環保產業的一級公司中車環境科技有限公司,深度布局環保產業,開始全面在環保領域大展拳腳。
然而,中國中車跟其他央企選手共同的是擁有資本和資金優勢,但是不同的是有著過硬的軌道交通行業的相關技術優勢,因此可以在環保市場很快擁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和中國中車跨界風格相同的是中國鋼研科技集團,中國鋼研連鑄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以石墨烯應用技術為核心進行水環境綜合治理的科研開發和技術創新,尤其是石墨烯在冶金行業生物難降解廢水處理技術獲得國務院國資委舉辦的中央企業熠星創新創意大賽一等獎,并入選國家雙創成果展,中央新聞聯播報道頒獎活動。
之前小編和承擔石墨烯科技成果轉化的中科遠方董事長卜凡偉交流時,就問了大家都關心的問題,那就是為什么會選擇跨界環保?卜董當時笑著說,其實很簡單,就是基于技術導向,想要解決別人解決不了的問題,并不是像大家想象中的分蛋糕。畢竟在綠水青山這條路上,大家一起治理才能共贏。(那一刻小編格局頓時就打開了)
確實,我們不能一桿子打死所有人,我們還是很歡迎真正有技術想要做事的人加入環保大軍。當然,環保大軍也有很多企業因為技術相通開啟了跨界之路。
02 環保企業加速跨界新領域,技術相通是驅動因素。
環保就像一座圍城,外面的人想進來,里面的人想出去。隨著外面的人不斷進來,環保企業開始坐不住了,開始加速尋找另一片綠洲。其中新能源就是很多企業的不二選擇,畢竟提到新能源后面就會跟著環保二字。當然選擇新能源的根本原因是很多環保企業在節能降碳方面有自己獨家技術,能夠很快的大展身手。
中國天楹在2021年正式開始進軍新能源產業,2021年11月與如東縣人民政府簽署《新能源產業投資協議》,就灘涂光伏發電、海上風電、儲能、氫能、零碳數據中心等新能源業務與如東縣政府達成深度戰略合作協定。
雖然公司立足傳統環保行業,但以儲能為切入點進軍新能源行業,形成了“環保+新能源”雙引擎驅動的發展新格局。
博天環境在2021年度董事會工作報告中提到,2022年將結合自身的技術優勢和資源優勢,轉換市場賽道,圍繞鹽湖提鋰和新能源電解水制氫的業務進行戰略轉型。
同時博天在公告中表示,公司自主開發的MCR+膜分離法、MCR+電滲析法工藝包,已在高難廢水分鹽提純上成功應用,該技術應用于鹽湖提鋰領域,具有良好前景。
雖然帶著技術跨界有一定的優勢,但是想要原本賽道里競爭的話,技術能不能融合也很考驗大家的實力。
03 想要分到蛋糕,成為專業的人或是關鍵。
之前小編在寫跨界案例時候,很多讀者表示專業的人才能做專業的事。確實,隨著環境監管力度不斷加大,做不好不但收不到費,還可能受到處罰。
比如在工業廢水治理中,由于成分復雜,性質多變,因此工業廢水治理一直是水污染防治鏈條中的薄弱環節。如果企業在技術上沒有足夠的把握就盲目搶奪項目,將會承擔各種潛在風險。之前中科遠方的卜董也談到,目前石墨烯水處理技術在地表水上應用比較成熟,在工業廢水還在研發階段,因此要到技術完全成熟之后才會推廣。
因此對于跨界者來說,無論原有技術有多過硬,跨界之后只有和新技術不斷的融合,才能在競爭中以較大的概率贏得一席之地。
當然,跨界者中還是有很多野蠻人的身影,面對這些財大氣粗的跨界者時,企業還是應該積極應對,夯實自己的內功,把專業的事做得更專業,這樣才能守住自己的那塊蛋糕。
結語
無論國央企進軍環保是為了搶占市場,還是因為技術相通,我想對于環保企業來說要做的事是積極應對,而不是望洋興嘆。畢竟明天的事誰也說不好,但是今天的事能不能做好就看大家的選擇了。
原標題:為什么國央企來勢洶洶進軍環保?只是為了分蛋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