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初,工信部明確表示,我國將真正迎來第一波動力鋰電池退役潮。
時隔不到半年,生態環境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等七部門于近期正式發布
《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實施方案》,提出要“推進退役動力電池、光伏組件、風電機組葉片等新型廢棄物回收利用”。至此,此前就一直備受業界關注的動力電池回收業務,再度掀起一波“掘金”熱潮。
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公開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我國汽車退役的電池可達25GWh,約20萬噸,而到了2025年,隨著新能源汽車滲透率不斷提升,這一數字也將達到116GWh左右,約78萬噸。
如不能進行妥善處理,數量龐大的廢舊動力電池將會對環境造成難以估量的損害。專家表示,僅一塊20克的手機電池就能讓1平方公里的土地被污染50年之久,更何況體積更大、成分更復雜的動力電池。
同時,廢舊動力電池中仍存在許多稀有的金屬元素,如鋰、鎳、錳等。據博翠循環負責人透露,目前三元鋰電池一般按照99%以上的鎳鈷回收率、90%以上的鋰回收率進行整體工藝設計,可有效平衡經濟性和能耗。在從業者看來,動力電池回收亦是緩解原材料成本壓力的重要途徑。
國家能源署曾預測,未來10年動力電池回收行業的規模將達到1648億元,或成為一個新的爆發行業。而目前,政策引導與市場驅動下,動力電池的經濟價值日漸凸顯,相關企業對此的布局也在不斷加快,產業化即將步入提速階段。
天眼查公開資料顯示,僅過去一年,國內新成立的動力電池回收企業及組織超過了3.4萬家,較2018年前后2000家左右的增幅可見一斑。而且,與快速增長的動力電池回收需求相對應的是,目前我國動力電池回收率僅在10%左右,仍有巨大的發展潛力等待挖掘。
為維護動力電池回收市場秩序,保障行業穩步前行,工信部相繼公布了三批符合規范的廢舊動力電池回收企業白名單,共計47家,除寧德時代、國軒高科等電池生產商之外,還輻射到了比亞迪、蔚來等新能源汽車廠商,以及格林美等第三方固廢回收企業。
據了解,這些企業均早早啟動了動力電池回收業務線。
如寧德時代,于2013年收購了廢舊電池回收企業邦普,切入動力電池回收賽道,隨后又于2021年,投資320億元建設邦普一體化電池材料產業園,并率先在該領域“嘗到了甜頭”。寧德時代創始人在業績電話會上透露,邦普的電池回收業務,鋰回收率達91%、鎳和鈷達99%,“長期看,電動車滲透率到80-90%,都不用挖新礦了。
而格林美作為固廢回收處理第三方企業的代表,在動力電池回收風起之前,普遍以廢舊電瓶車、電子設備等電池的回收業務為主。從2012年國務院發布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中,格林美敏銳地捕捉到了新市場,于同年收購了鋰電池材料廠商江蘇凱立克51%的股權,業務重心逐漸向動力電池材料傾斜。
整體來看,動力電池回收這一千億級別的市場,熱度只增不減,相關的規范標準等也會加速落地。屆時,行業將真正走上穩定、可持續、健康的發展大道。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