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切實加強土壤污染防治,改善土壤環境質量,2021年以來,新余市生態環境部門整合運用農用地詳查和重點行業企業用地土壤污染狀況調查成果,繼續以土壤污染風險管控為重點,從實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動、夯實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基礎、進一步規范固體廢物管理三個方面下功夫,持續打好凈土保衛戰,保障農產品質量和人居環境安全。
繼續實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動
土壤污染防治是打好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的一項重要內容,是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保障公眾健康,“讓老百姓吃得放心、住得安心”的重要措施。
2021年,新余市印發《關于進一步規范建設用地土壤污染狀況調查的意見》,要求明確全市建設用地土壤污染狀況調查范圍,實施分步驟分階段調查,并將調查報告上報市生態環境局及市自然資源局聯合評審。
相關部門汲取永平銅礦生態環境問題媒體曝光事件教訓,深入實施以有色金屬等礦山為重點的涉鎘等重金屬行業企業排查和整治,堅持問題導向,確定了共涉及55家涉鎘等重金屬重點行業企業的排查清單。今年按照《江西省農用地土壤鎘等重金屬污染源頭防治行動工作方案》要求,針對全市礦區歷史遺留固體廢物開展排查,并印發《新余市礦區歷史遺留固體廢物排查工作方案》。
動態更新土壤污染重點監管單位名單,并下發《新余市生態環境局關于進一步規范土壤污染重點監管單位土壤污染隱患排查工作的通知》,督促企業完成土壤污染隱患全面排查。截至目前已全部完成,共排查出隱患點51個,并全部完成整改。
夯實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基礎
地下水是重要的飲用水水源和戰略資源,是生態環境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
為加快解決部分地區地下水環境污染突出問題,促進地下水生態環境質量改善,保障地下水環境安全,新余市在地下水“雙源”調查的基礎上,分3個項目啟動全市地下水環境狀況調查評估工作。其中,高新區化工集中區地下水環境狀況調查評估工作已完成,摸清了全市化工集中區地下水污染狀況,為后續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打下堅實基礎。
進一步規范固體廢物管理
2021年度危險廢物規范化考核評估已總體完成,被檢查企業全部達標,經省生態環境廳評估,2021年新余市危險廢物規范化管理水平首次評為A。相關部門結合新余市實際印發《新余市構建“五全”體系,強化危險廢物環境監督管理工作方案》,全市1個小微企業危廢集中收集轉運點,2個廢鉛蓄電池集中轉運點、13個收集點,3家廢礦物油收集單位運行正常,廢礦物油、廢鉛蓄電池得到有效監管。
根據相關篩選原則和要求,新余市確定47家產廢企業為省級重點監管單位、45家為市級重點監管單位。去年以來,全市各級生態環境部門共出動執法人員320余人次,共排查產廢企業91家,排查問題156個,建立排查問題清單,相關企業目前全部完成整改。
為強化危廢處置能力建設,新余市不斷完善危廢收集轉運處置體系,著力防范化解環境風險。對全市全部9家危險廢物經營單位(含擬申請資質單位)危險廢物收集、貯存、轉移、利用、處置等關鍵環節安裝61臺視頻監控裝置,安裝外排水在線監控系統。
土壤污染的形成非一朝一夕,問題的解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加強土壤污染防治,事關廣大人民群眾身體健康,事關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下一步,全市生態環境部門將在土壤污染防治方面和固體廢物規范化管理方面持續發力,構建起部門聯動、齊抓共管的土壤污染綜合防治工作體系,切實解決存在的突出問題,逐步削減污染存量,實現全市土壤環境質量明顯改善目標。
原標題:新余市“三管齊下”持續打好凈土保衛戰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