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20日,南寧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印發《南寧市生活垃圾分類“十四五”發展規劃》(下稱“規劃”)。
《規劃》總體目標:
到2025年,建立生活垃圾分類法規制度和標準體系;建成以法治為基礎、政策完善、技術先進、社會協同的生活垃圾分類全過程管理體系,形成生活垃圾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和分類處理的城鄉統籌新模式,完善生活垃圾分類收運與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的“兩網融合”體系,形成全社會參與生活垃圾分類的濃厚氛圍,居民普遍形成生活垃圾分類習慣,城鄉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有效改善城鄉環境質量和人民生活品質。
《規劃》主要任務:
根據《關于進一步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若干意見》等文件及政策導向,結合南寧市發展需求,提出“十四五”期間全市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主要任務,重點在于“補短板,抓提升”。
按照《南寧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相關要求,各縣(市、區)應結合實際開展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的分解落實工作,將生活垃圾分類的實施任務層層壓實,落實到街鎮、社區以及各個垃圾分類責任主體,持續加強生活垃圾分類體系建設、宣傳教育、監督考核以及執法檢查等工作。注重設施落地,在建設工程審批環節,將生活垃圾分類設施配套建設納入總平圖,避免工程項目建設完成后再實施改造。將建設工程配套生活垃圾分類設施建設標準的有關內容,納入建設項目公共服務設施配套建設指標。
制定低值可回收物的支持政策。按照先易后難、應收盡收的原則,建立低值可回收物收集、運輸、處理、體系,與生活垃圾分類收運體系互為補充、有效銜接。發布低值可回收物目錄,推行“4+N”精細化分類,對低值可回收物進行專項資金補貼,形成低值可回收物回收利用的長效工作機制。指導再生資源企業把低值可回收物回收利用各環節的任務和相關補貼費用進行統籌協調,充分調動各方參與生活垃圾分類的積極性。
全面提升南寧市生活垃圾源頭減量、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和分類處理體系建設水平。大力推廣利用“互聯網+”促進綠色消費,厚植崇尚勤儉節約的社會風尚,鼓勵個人閑置資源有效利用,全面推行綠色辦公,嚴格限制商品過度包裝,限制使用一次性用品,大力推進光盤行動,從源頭減少生活垃圾的產生。加快現有垃圾轉運站的提標改造,完成雙定循環經濟產業園的設施建設,實現原生垃圾“零填埋”。完善分類投放點便利性設備配套,采用“集中+分散”相結合的處理技術路線,加快廚余垃圾集中處理設施的建設,規范分散處理設施。統籌扶持若干再生資源優質企業,建立正規化、規范化回收隊伍,采用“流動+固定”、“定時定點+預約上門”相結合的方式,建立可回收物回收利用的全產業鏈條。完善有害垃圾投放、暫存、收運和處理體系的建設,規范大件垃圾投放、暫存、收運和資源化處理體系,提升生活垃圾分類全過程污染控制水平。
強化居民分類投放督導,在全市居民住宅小區逐步推行“集中分類投放+定時定點督導”模式,實施撤桶并點、配置集中分類設施。結合居民日常出行作息習慣,選取居民投放垃圾的高峰時間段(如7:00——9:00及19:00——21:00兩個時間段),開放生活垃圾投放站點并安排督導員,引導居民參與生活垃圾分類,宣傳正確的分類方式,提高居民的生活垃圾分類參與率與分類投放準確率,2025年年底實現“三定一督”全覆蓋。建立生活垃圾分類“自查+督導”的機制,針對不同的分類主體采用不同的督導方式和督導主體,督促市民養成隨時隨地分類投放垃圾的習慣。
深化生活垃圾分類教育。依托學校、兒童家園、婦女兒童活動中心等陣地,普及和推廣生活垃圾分類知識。加強學校的生活垃圾分類教育,將生活垃圾分類知識納入中小學教學體系。培育中小學生社會責任意識,助力南寧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實施,實現“一個學生帶動一個家庭,影響一個社區”的目標。深入開展生活垃圾分類進校園,讓廣大學生掌握生活垃圾分類知識。通過“小手拉大手”和寒暑假系列實踐活動,把環保教育從學校延伸到家庭和社會,帶動家庭、社會共同參與生活垃圾分類。依托街道、社區、機關、學校、企業等陣地,利用生活垃圾分類宣傳教育基地,通過出版宣傳板報,發放科普讀本、宣傳手冊,張貼宣傳海報,開展互動游戲等方式,進行生活垃圾分類知識普及。
規劃到2022年底前,各縣(市、區)因地制宜分別建成運營至少1個利用黑水虻生物轉化技術處理廚余垃圾的小型處理設施。到2022年底前,打造隆安縣全縣域范圍采用黑水虻生物轉化技術處理廚余垃圾的先行縣。到2025年,形成以黑水虻生物轉化技術為主要處理工藝的廚余垃圾處理體系,設施建設運行穩定安全,滿足農村廚余垃圾處理需求。
通過政府與企業的聯動,共同解決堆肥、沼液、沼渣、焚燒殘渣、沼氣等后續產品的資源化利用問題,選擇科學的可持續的技術路線來提升全市建成區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水平,實現到2025年建成區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率達到60%以上。
重點項目
“十四五”期間,南寧市生活垃圾分類規劃的重點項目總投資約595128.23萬元,主要包括四部分內容,即源頭分類投放環節65555萬元,中端分類收運環節129912.23萬元,末端分類處置環節394661萬元,信息化管理平臺建設5000萬元。
其中,南寧市建成區總投資約359173.23萬元,主要包括四部分內容,即源頭分類投放環節33600萬元,中端分類收運環節80112.23萬元,末端分類處置環節240461萬元,信息化管理平臺建設5000萬元;南寧市縣(市、區)總投資約235955萬元,主要包括三部分內容,即源頭分類投放環節31955萬元,中端分類收運環節49800萬元,末端分類處置環節1542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