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為提升寧夏回族自治區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水平及危險廢物環境風險防控能力,統籌全區一般工業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工作,支撐環境污染防治率先區建設,寧夏回族自治區生態環境廳制定了《寧夏回族自治區工業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十四五”規劃》。
主要目標
對標對表2035年美麗中國目標,“十四五”時期,工業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工作取得新進展,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逐年上升,工業固體廢物管理相關政策法規逐步健全,管理能力和水平不斷提升;
到2022年底,危險廢物監管體制機制進一步完善,建立安全監管與環境監管聯動機制,危險廢物非法轉移傾倒行為得到有效遏制,強化風險防控能力,補齊醫療廢物收集處理設施短板,建立完善平戰結合的醫療廢物應急處置體系,保障重大疫情醫療廢物應急處置能力;縣級以上城市建成區醫療廢物無害化處置率達到100%;
到2025年底,建立健全源頭嚴防、過程嚴管、后果嚴懲的危險廢物監管體系,危險廢物產生企業和經營企業規范化管理抽查合格率分別達到95%和90%以上,危險廢物利用處置能力與實際需求基本匹配,技術和運營水平進一步提升。
產處情況預測
一般工業固廢產生利用處置情況。
根據《寧夏回族自治區工業固體廢物污染防治規劃研究報告》,預測到2025年全區一般工業固廢產生約為9128.63萬噸。
危險廢物產生利用處置情況。
根據生態環境部預測,到2025年全區危險廢物產生量約為174.39萬噸。根據我區2019年危險廢物利用量和處置量的比例估算,到2025年全區危險廢物利用量116.84萬噸,處置量57.55萬噸。
預測到2025年,全區危險廢物利用量116.84萬噸/年,利用能力富余57.01萬噸/年,可滿足全區“十四五”期間危險廢物利用需求;
到2025年全區危險廢物需處置量57.55萬噸/年,集中處置能力富余13.03萬噸/年,可滿足全區“十四五”期間危險廢物處置需求;
預計到2022年建成,建成后將新增醫療廢物集中處置能力0.51萬噸/年,醫療廢物集中處置能力將達到1.44萬噸/年。預測到2025年全區醫療廢物處置能力可以滿足全區“十四五”期間醫療廢物處置需求。
各項重點任務的2025
到2025年,全區單位地區生產總值煤炭消耗較2020年降低15%,煤炭消費比重降低2.2%左右,工業固體廢物增長率較“十三五”期間有所下降。
到2025年,培育綠色園區12個以上、綠色工廠100家以上,開發推廣工業綠色產品25個以上,創建綠色示范企業40家以上。
淘汰落后低效和過剩產能,到2025年,落后產能完全退出。
到2025年,對全區危險廢物產生量100噸以上單位、危險廢物集中利用處置單位實施強制性清潔生產審核,提出并實施減少危險廢物的產生、貯存和資源化利用方案。
到2025年危險廢物產生企業和經營企業規范化管理抽查合格率分別達到95%和90%以上。加強全區危險廢物鑒別能力建設,形成較全面的危險廢物鑒別和檢測體系。
大力開展“無廢城市”創建活動
開展“無廢城市”建設的城市,建立專門工作機制,制定責任清單、任務清單和項目清單,逐級細化分解各項任務,明確時間表、路線圖,加強工作調度、督導和考核,穩步推進“無廢城市”建設。
推進24項重要工程項目建設
原標題:寧夏回族自治區工業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十四五”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