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標準制修訂情況
(一)生態環境部對1項國家標準和3項國家生態環境標準征集意見
(二)市場監管總局、國家標準委批準《數據中心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級》等602項國家標準和1項國家標準修改單
市場監管總局、國家標準委10月批準《數據中心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級》等602項國家標準和1項國家標準修改單。涉及生態環境領域的標準有:
《水泥單位產品能源消耗限額》(GB 16780—2021)、《廢鉛蓄電池再生處理技術規范》(GB/T 40662—2021)和《煙花爆竹 環保評價方法》(GB/T 40674—2021)等。
(三)地方生態環境標準制修訂情況
安徽省市場監督管理局10月共發布40項地方標準,包括《美麗鄉村 農村廢棄物分類》(DB34/T 4025—2021)和《美麗鄉村 農村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建設規范》(DB34/T 4026—2021)2項生態環境保護標準。
山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10月共發布36項地方標準,包括《生態環境數據服務目錄體系規范》(DB37/T 4412—2021)、《生態環境數據共享技術規范 第1部分:城市空氣》(DB37/T 4413.1—2021)和《生態環境數據共享技術規范 第2部分:排污單位》(DB37/T 4413.2—2021)等7項生態環境保護標準。
重慶市市場監督管理局10月共發布19項地方標準,包括《農村生活污水集中處理設施水污染物排放標準》(DB50/ 848—2021)1項生態環境保護標準。
天津市市場監督管理局10月下達121項地方標準制修訂計劃項目,《農藥包裝物回收處理技術規程》《國土空間生態修復規劃編制指南》《湖濱帶生態修復工程技術規范》《大氣污染源工況用電監控技術規范》等推薦性標準被列入制定計劃。
湖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10月下達《湖北省磷礦開采行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湖北省生物質鍋爐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等2項地方標準立項計劃。
廣西壯族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局10月下達216項地方標準制修訂項目計劃,《電解錳渣污染控制技術規范》《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裝置安全和防護狀況年度評估報告編制指南》《地表水水質自動監測站站房和采水建設規范》等5項推薦性標準被列入制定計劃。
(四)團體標準制定情況
10月,全國團體標準信息平臺公布了21項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類團體標準,詳見下表。
表1:10月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類團體標準名錄
二、標準化相關政策
10月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綱要》,規定了“加強農村標準化供水設施建設”“落實綠色礦山標準和評價制度”和“支持西安、鄭州、濟南等沿黃大城市建立對接國際規則標準”等內容。
10月10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綱要提到,建立健全碳達峰、碳中和標準。加快節能標準更新升級,抓緊修訂一批能耗限額、產品設備能效強制性國家標準,提升重點產品能耗限額要求,擴大能耗限額標準覆蓋范圍,完善能源核算、檢測認證、評估、審計等配套標準。加快完善地區、行業、企業、產品等碳排放核查核算標準。制定重點行業和產品溫室氣體排放標準,完善低碳產品標準標識制度。完善可再生能源標準,研究制定生態碳匯、碳捕集利用與封存標準。實施碳達峰、碳中和標準化提升工程。
(三)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
10月21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提出了“統一環保標準。制定統一的環保標準編制技術規范,聯合開展現行環保標準差異分析評估,有序制定修訂統一的大氣、水、土壤以及危險廢物、噪聲等領域環保標準”“共建綠色城市標準化技術支撐平臺,完善統一的綠色建筑標準及認證體系”等內容。
10月24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意見提出了“建立健全碳達峰、碳中和標準計量體系。加快節能標準更新升級,抓緊修訂一批能耗限額、產品設備能效強制性國家標準和工程建設標準,提升重點產品能耗限額要求,擴大能耗限額標準覆蓋范圍,完善能源核算、檢測認證、評估、審計等配套標準。加快完善地區、行業、企業、產品等碳排放核查核算報告標準,建立統一規范的碳核算體系。制定重點行業和產品溫室氣體排放標準,完善低碳產品標準標識制度”等內容。
(五)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意見》
10月19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意見》,意見提出了“持續推進各級各類自然保護地、城市綠地等保護空間標準化、規范化建設”“完善生物多樣性調查監測技術標準體系”和“建立健全生物多樣性保護恢復成效、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物種資源經濟價值等評估標準體系”等內容。
10月21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推動城鄉建設綠色發展的意見》,意見提出了“建立健全推進城市生態修復、功能完善工程標準規范和工作體系”“制定城市體檢評估標準,將綠色發展納入評估指標體系”等內容。
10月26日,國務院印發《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國發〔2021〕23號),規定了“健全可再生能源標準體系,加快相關領域標準制定修訂。建立健全氫制、儲、輸、用標準。完善工業綠色低碳標準體系。建立重點企業碳排放核算、報告、核查等標準,探索建立重點產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跡標準。積極參與國際能效、低碳等標準制定修訂,加強國際標準協調”等內容。
10月18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生態環境部、市場監管總局、國家能源局等部門發布《關于嚴格能效約束推動重點領域節能降碳的若干意見》(發改產業〔2021〕1464號),意見提出了“對標國內外領先企業,適時修訂節能標準”“組織開展企業技術改造階段性評估,對照重點行業能效標桿和基準水平,開展相關領域標準的制修訂、宣貫和推廣應用工作”等內容。
(九)四川省人民政府印發《四川省“十四五”綜合交通運輸發展規劃》(川府發〔2021〕26號)
10月26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印發《四川省“十四五”綜合交通運輸發展規劃》(川府發〔2021〕26號),規定了“推進綠色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將綠色交通標準納入環境準入的門檻條件。嚴格建設項目用地標準控制,大力推廣節地技術和節地模式”等內容。
原標題:10月生態環境標準化工作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