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2019年中原環保展 蘇創環境展臺實景
一邊是水處理市場規模持續放大,僅黑臭水體治理市場就是一塊近7000億元規模的“大蛋糕”,另一邊則是部分水環境治理企業處于粗放發展狀態,裝備制造端陷入高毛利、低凈利怪圈。這些問題該如何破解呢?
創業15年來,蘇州市蘇創環境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下文簡稱“蘇創環境”)緊扣水環境治理行業“痛點”,致力于提供水環境治理一體化設備成套技術及水環境治理技術綜合服務,在為水處理行業不斷提升協同效率的同時,也為自身贏得了多項原創性水環境裝備技術、逾百項水環境治理工程。
從痛點出發勇闖市場
“在精益化漸成水環境治理主流的當下,高成本、低復購率等問題嚴重困擾著行業發展。”作為國內水處理行業的前沿力量,蘇創環境相關企業負責人面臨的挑戰有著非同一般的焦慮。
水環境治理行業“痛點”很多,對于需求端而言,大家普遍關心流域綜合整治方案能否“所見即所得”,關心治理價格,關心時間成本。而對于水處理企業而言,問題同樣明顯。首先是如何滿足不同流域治理的多樣化、個性化需求。其次則是供求端如何以更低成本、更效率重塑“水清岸綠”。
“這也正是自創立以來,蘇創環境的出發點。”但在公司創立之初,技術和人才均極為匱乏,想走“技術立企”之路的難度可想而知。審時度勢,蘇創環境選擇了產學研結合的發展道路。蘇創環境與南京大學、清華大學蘇州環境創新研究院、河海大學、蘇州科技大學、華中農業大學、上海海洋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國生態城市研究院、中國科學院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中電建華東勘測設計研究院等研究機構進行長期深度合作。

圖為蘇創環境市場營銷部副部長 朱偉偉(左)與本網記者合影
通過這種產學研合作模式,蘇創環境自主創新能力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前述“智庫”也已成為公司跨越式發展的強勁助力。以研發新工藝、新材料、新裝備,改善水環境為目標,近年來,蘇創環境先后擁有了超磁分離水體凈化一體化裝備、磁沉淀水體凈化一體化裝備、曝氣生物濾池一體化裝備等治水“硬核”。
不過,善于鉆研的蘇創環境并不滿足現狀。隨著國內市場不斷成熟,蘇創環境意識到水環境治理市場需求已經發生深刻變化。企業水處理一體化設備愈做愈大,用戶需要的不再只是單一的產品,而是一整套解決方案,這就需要一個系統解決方案的提供商。在污水處理廠提質增效、溢流生活污水應急處理、黑臭水體應急治理等領域,迄今蘇創環境再提供水環境綜合解決方案之際,也同步定制出多樣化工程建設服務。
打造升級版“破局者”
僅就水處理行業來看,不管處在水處理生態中的哪個環節,每天都要面臨多重選擇。尤其面臨全國污水處理提質增效復雜的局面,更多的企業是在觀望,但是在水體凈化技術裝備領域,蘇創環境旗下“雙核”:磁分離與曝氣生物濾池水體凈化工藝憑借出眾的品質,為行業帶來了福音。
誠如磁分離水體凈化工藝首先通過截留設施的格柵攔截較大的垃圾和污物,對污水進行預處理。在初步降低污水中的無機顆粒物質含量后,通過加磁混合反應和磁分離系統以期同步實現快速去除水中SS、降低水中TP和不溶性COD含量,直至出水經過后端處理向外排放。主要污染物去除效果參考下圖:
再如曝氣生物濾池凈化工藝則是基于物理吸附截留作用和生物降解作用,實現水體中SS、氮、磷和有機物等污染物的去除。曝氣生物濾池可分為上向流和下向流濾池,除污水在濾池中的流向不同外,其池型結構基本相同。曝氣生物濾池的結構形式與普通快濾池類似,其主體由濾池池體、濾料層、承托層、布水系統、布氣系統、反沖洗系統、出水系統、管道和自控系統組成。
另據反復實驗數據,經由曝氣生物濾池凈化工藝處理污水后,出水將達到一級A排放標準或類地表Ⅳ類水標準且處理效果穩定,滿足出水水質要求。而在這背后,凝聚的是一系列核心“智造”成效。公開資料顯示,該技術容積負荷為常規二級生物處理的4—10倍。同時,曝氣生物濾池凈化工藝的池容和占地面積只是常規二級處理1/10—1/5的同時,在處理單位污水的電耗運營費用方面也較常規處理低了1/5。


不僅如此,面對水環境監管愈發精細嚴苛的大背景,蘇創環境未來將利用水環境一體化裝備技術核心能力,實現制造端、需求端、營銷端有機融合。而更大的目標則是繼續基于自身深耕行業的技術、數據積累和客戶資源優勢,實現從技術到生態,從水處理裝備制造到水環境治理綜合服務商的升級,提供更多治水整體解決方案,進一步提升治水效率和行業產能利用效率。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