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的一個下午,一張床上擠著五六個人,圍著桌子上的一臺電腦,人雖然很多,但沒有吵、沒有鬧,除了透過電腦音箱傳來的聲音外,寢室里靜得出奇,“霧霾”兩個字格外震耳。
《穹頂之下》的播出,是我第一次真真切切了解到“霧霾”,當時才明白,為什么總感覺學校這邊的天氣相比老家好像蒙上了一層灰,卻不知道早在2013年霧霾、口罩、PM2.5等就出現在很多人的日常生活中。
轉眼6年過去。街上帶口罩的人找不到了,陽光除了陰天下雨每天都能如約而至,人們口中談論的變成了“天真藍”。而現在的我正坐在電腦前,望著窗外的藍天白云,暗自驚嘆著近年來空氣質量的巨大改變。
口說無憑。2019年10月23日,生態環境部1-9月全國空氣質量狀況。數據顯示,全國337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81.6%,PM2.5也能控制在50微克/立方米以下,相比較2013年局地PM2.5小時高達1000微克/立方米左右,我國空氣質量發生了巨大的改變。
曬藍天白云不僅是一些人的朋友圈、微博常態,也是多個城市的常態。
北京的霧霾,不用多說,每個人或多或少有所耳聞。通過“一微克一微克去扣,一天一天去爭取”,北京的大氣污染治理方案被國內外很多相關部門“點贊好評”。數據顯示,2018年北京的PM2.5濃度比2013年下降了40%多,今年1-8月,北京PM2.5平均濃度為40微克/立方米,創歷史新低。
作為煤炭大省,山西的霧霾也曾“猖獗”。山西采取降塵污染防治行動,加強環境執法,空氣質量也越來越好。據山西省生態環境廳黨組書記潘賢掌介紹道,山西省單月PM2.5平均濃度創紀錄地達到25微克/立方米。
同時比2013年空氣質量好的還有河北。據了解,8月份河北PM2.5平均濃度僅為24微克/立方米,是近幾年來好的水平,像二氧化硫、PM10等污染物的濃度也下降了10%以上,藍天的“含金量”越來越高。
除此之外,“成都藍”、“吉林藍”“上海藍”“深圳藍”......各個城市的藍天越來越常見。
能在短時間內取得巨大改變,與確定了對PM2.5治理的目標和明確主要污染源是分不開的,從機動車、燃煤、工業生產和揚塵等方面入手,專整專治,大大加快了藍天保衛戰的進程。
如果將PM2.5比作我們開展藍天保衛戰中的“敵人”,機動車治理、燃煤治理、工業污染治理和揚塵污染整治就是我們進攻的四條主要路線,這是不是也能算得上一場“以少勝多”的戰役呢?
當然,藍天保衛戰重在“常(長)治”,不管取得了怎樣的成績,都是下一個治理目標的起點,在共繪藍天的這條環保道路上,沒有終點。

這是我所在城市杭州的日常天氣
我相信每個城市的空氣質量都在直線上升,尤其是今年,很多人也感受到了吧。先來說一說我今年對大氣環境改變的感受:聽到“霧霾”的次數越來越少了,出門戴口罩的人少了,晚上也能看到幾顆星星了......你呢?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