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11日~12日,以“匯集技術,服務環境治理現代化”為主題的2019年環境新技術大會在南京盛大舉辦。大會由江蘇省人民政府、生態環境部聯合舉辦,相關部門領導、行業專家和眾環保企業齊聚一堂,共同探索行業發展趨勢,共商污染治理新模式,助力我國環保事業高質量發展。
大會開幕式現場
作為我國專業從事環境監測和科研、為環境管理和社會經濟服務的環境監測機構,江蘇省環境監測中心攜多款產品、技術以及解決方案盛裝亮相,備受矚目。
江蘇省環境監測中心展臺
大會現場,江蘇省環境監測中心水質部部長張甦接受環保在線專訪,就監測中心的工作職責、江蘇水環境監測能力、自動監測數據與手工監測數據的應用,以及未來發展規劃等問題做了詳細詮釋。
江蘇省環境監測中心水質部部長張甦接受專訪
據介紹,江蘇省環境監測中心成立于1979年,隸屬于江蘇省生態環境廳,是從事環境監測和科研,為環境管理和社會經濟服務的環境監測機構, 是具有獨立法人資格和技術監督管理職能的社會公益性事業單位。
“其核心職責之一就是負責實施全省生態環境質量監測、調查評價,承擔全省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工作,開展環境監測科研和技術研究。作為中心的水質部,主要負責全省水環境質量監測和數據綜合分析工作。”張甦部長說。
水環境監測能力穩步提升
在江蘇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下,江蘇水環境監測能力穩步提升。自80年代初開展水環境質量監測以來,按照“高標準、全覆蓋”的建設要求先后建成了手工監測與自動監測協同發展的水環境監測網格體系。
截至目前,江蘇全省共布設800個省級地表水手工監測點位,覆蓋了國考、省考、入江入海河流、區域補償、飲用水源地等各種斷面類型。建有641個水質自動監測站,全面覆蓋國考、省市交界、生態補償等重要水體斷面,自動站數量位居前列。配備各類自動監測分析儀器設備近5800余臺套,監測參數高達60余項。
值得一提的是,江蘇還在試點地區配置了水質自動在線GC-MS、ICP-MS、LC-MS等大型儀器設備,實現了揮發性有機物、重金屬以及藻毒素等特征污染物實時在線監測,特征污染物在線監測能力處于全國先進水平。
“在保證水站站房建設和設備安裝調試工作高質量完成的同時,我省在水站建設過程中突出強調水站的文化建設。”張甦部長表示。
自動/手動監測數據應用方向
據介紹,目前江蘇省自動監測數據主要用于流域水質波動監控、太湖藍藻預警以及區域生態補償三方面:
一是嚴密監控流域水質波動。水環境自動監測預警系統捕獲到異常數據時,向監控人員自動發送預警短信,經過現場核實確認水質異常后,及時預警,報送至各級生態環境部門。近年來,在全省范圍內共計捕捉到390余次水質異常波動,編制監測預警快報560余期,協助查處了100余家污染企業。
二是科學開展太湖藍藻預警?;谒h境自動監測預警系統開展太湖藍藻監測預警工作,在大幅降低人工監測工作量的同時,有效提高監測數據的科學性和代表性,連續十一年順利保障了“兩個確保”的工作目標。
三是全力支撐區域生態補償。多年來,一直致力于推進自動監測數據在區域補償工作中的應用。2009年起試點利用自動監測數據進行生態補償核算,結算生態補償資金超過15億元。
由于手工監測開展的時間早于自動監測,其數據延續性更為久遠、其監測指標更為豐富和全面、質量控制體系更為完善。目前,江蘇省手工監測數據主要用于水環境變化趨勢長期監控、水環境質量現狀評估、水質目標考核等,為水環境管理與科學決策提供技術支持。
結語:未來考慮3項新興工作
“下一階段,我們將繼續緊緊圍繞打好水污染防治攻堅戰,全力支撐全省水污染防治工作。”張甦部長透露,未來江蘇省環境監測中心主要考慮3項新興工作:一是繼續完善全省水環境監測網絡,強化水環境監控;二是試點利用遙感和無人機技術監測水環境質量;三是研究水環境監控預報技術,在部分地區試點開展水環境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