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被稱為“中國版納斯達克”,開閘至今已經有2個月多的時間。雖然沖刺科創板的環保企業屈指可數,有多少成功登陸更是未知數,但這并不妨礙板塊對于環保的重視程度。
在國民經濟轉型升級的關鍵節點,科創板上市推薦指引明確推薦了7大領域的科技創新企業,節能環保領域赫然在列,高效節能產品及設備、先進環保技術裝備、先進環保產品、資源循環利用等相關技術服務企業一個都沒有拉下。
不難看出,政策層面與資本市場對于環保技術的戰略價值與投資價值仍舊堅定看好。那么環保市場本身表現如何呢?
據了解,2019年上半年,垃圾分類、藍天保衛戰、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等方面出臺了一攬子利好政策,為環保上市企業的穩健增長提供了強有力的引擎。其中,光大與北控水務上半年營收已經突破百億元大關,分別為162.26億港幣和128.3億港幣。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法則時刻都在上演,“強者恒強”的馬太效應也不是什么稀罕事,環保產業的發展過程的確震蕩不看,但未來趨勢依然整體向上,這一點不容忽視。正如一些行業人士所說,2018年是環保產業的大拐點,2019年可以被當成是環保產業的新起點。
既然是起點,那就很難躲避“萬事開頭難”的魔咒,即便是作為政策扶持性產業被政策寵愛有加。說到政策寵愛,要多嘴一句,環保產業大有“三千寵愛在一身”的既視感。
不信你看,以素有“環保政策元年”的2015年開始,新環保法出臺,“水十條”公布,生態文明體制改革與環保垂直改革啟動,環保PPP模式走紅,土壤污染防治法橫空出世,排污許可制度全面實施……
排污許可、責任主體、排污權交易、監管體系、污染物收費等改革不斷,截至目前,生態文明制度的頂層設計與“四梁八柱”基本建立。
從中央政策到地方落實,環保產業也漸漸有了星火燎原之勢。比如8月28日召開的湖南省推進生態環保產業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湖南省生態環境廳指出,“十三五”以來,湖南省生態環保產業保持了年均20%左右的增長,2018年全省生態環保產業產值達2601.2億元,從業單位1311家,綜合排名位居全國前列。
再比如廣西壯族自治區生態環境廳廳長發表的署名文章,提出要加大扶持力度,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調動市場主體的積極性,深化政、產、學、研、用結合,加大環保產業科技成果轉化力度,盡快將環保產業培育成經濟發展支柱產業。
所以綜合政策、市場、地方、企業等一系列因素來看,環保產業未來仍然處于黃金發展期,在資本市場同樣值得期待。畢竟發展環保產業是培育發展新動能、提升綠色競爭力、補齊資源短板、改善生態環境、推進生態環境建設、建設美麗中國的必由之路。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