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進入環境信息“感知”層,點亮新時代“天眼”通技能,以物聯網為經絡,貫穿AI人工智能智慧線,憑借大數據庫穿針引線,塑造一個趨向未來的“智慧環保2.0”系統。
不凡之作,為“戰”而來
2019年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科學技術年會,生態環境部副部長黃潤秋等部委、省政府領導蒞臨中節能環保裝備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節能環保裝備”)展位參觀,聽取了中環裝備公司總經理助理、天融科技公司總經理張栩對中國節能西安市智慧環保項目的介紹,對這種基于感知層、物聯網及大數據分析的方法給予了肯定。

(授權發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智慧環保2.0”系統,是中節能環保裝備在1.0的基礎上完善“空天地”立體化監測網絡,著眼大局進行升級和強化的結果。
在新時代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指引下,在“智慧環保1.0”系統固定監測基礎上,中環裝備著眼大局、基于目標、針對問題,充實移動式監測,打造監測立體化網絡,實現空天地一體化、全空域全時間覆蓋,推出“智慧環保2.0”系統。
該系統以大數據+服務為主線,構建“精確監測、精準治理、精心服務”三功能板塊,致力于環境監測技術創新升級、地方政府一樹百獲、環保經濟同頻共振,期望成為架連科學家與決策者、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的橋梁,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貢獻專業力量。
年會同期,生態環境部衛星環境應用中心牽頭,北京師范大學、中節能環保裝備股份有限公司、中科宇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辦了“生態保護監管與綜合評估”論壇,中節能環保裝備展示了覆蓋山水林田湖草的智慧環境解決方案及案例。
智慧方案,“戰”力全開
本次年會以“環保科技創新助力污染防治攻堅戰”為主題,設多個主題分會場。中節能環保裝備多名青年技術骨干接受年會邀請,在多個分論壇進行了主旨發言——

劉旭:《基于地方政府環境質量改善需求的智慧環境項目建設》

李朝暉:《有機固廢熱解氣化處理技術與裝備》

李冬芳:《非電行業脫硝催化劑開發及應用》
劉旭在介紹智慧環境監管體系時以中節能環保裝備西安市智慧環保項目為例,勾勒出了一個多方位、多層次、多角度、廣覆蓋的“環境感知物聯網”形態。
西安智慧環境系統——已經實現226個街辦、鄉鎮、開發區園的空氣質量監控全覆蓋;8(河流)+2(湖泊)的水資源全流域監控;在3家試點企業安裝VOCs在線監測系統;落地激光雷達走航車系統;為200多輛出租車安裝了空氣質量監測監控系統……
實現環境保護動態監管,助力及時執法,中節能環保裝備戰力全開。
“戰”無止盡,布局何如
圓滿結束2019年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科學技術年會之行,中節能環保裝備又將奔赴下一段征程。產學研用一體、大數據物聯網開路,智慧環境解決方案在環保行業中的核心地位會越來越凸顯,并且隨著智慧環保深度接駁“互聯網+”高速列車,憑借高精尖產品矩陣一往無前。
以智造節能環保設備,提供污染防治綜合解決方案為己任,中節能環保裝備早已搭建起了院士專家工作站、博士后培養基地、碩士聯合培養基地等多個平臺,布局全產業鏈。
“重點關注總量減排和企業畫像、多源融合大數據分析、綠色金融和環境數字化等領域”,我們期待中節能環保裝備走在時代前沿鋪開的嶄新藍圖。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