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保在線 行業動態】近年來,環保督查、環保政策日益趨嚴。自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深化環境監測改革提高環境監測數據質量的意見》以來,環保部對于環境數據造假行為打擊力度更為嚴厲。
三個緊箍咒制約造假行為 環保部全力夯實質控體系
近日,有媒體報道稱,環保部對空氣質量數據弄虛作假行為的處罰規則存在趨寬性調整。11月23日上午,環保部宣教司巡視員劉友賓在環保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對此說法作出回應,他表示:“這個結論是不對的,環保部從來沒有對環境造假行為有過任何放任和絲毫縱容。數據質量是環境監測的生命線,環保部對此高度重視,近年來我們認真貫徹落實環保法、兩高《關于環境污染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等法律法規,加大數據審核力度,對環境造假行為絕不姑息,發現一起查處一起。”
劉友賓稱,環境造假者頭上有三個“緊箍咒”:一是行政處罰,二是刑事處罰,三是民事責任。所謂行政處罰,即依據有關法律法規,視情節輕重給予有關責任人記過、記大過、降級處分直至撤職、開除處分或行政拘留等。對企業處以責令改正或限產、停產整治,處以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關停。
而刑事處罰則是依據《高人民法院、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環境污染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重點排放單位自動監測數據造假按“污染環境罪”論處,同時構成“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罪”的從重定罪處罰;環境質量監測系統數據造假按“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罪”論處。
第三個“緊箍咒”,即依據環保法,對造成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負有責任的,除依據有關法律法規予以處罰外,還與其他責任者承擔連帶責任。“所以我想環境造假者頭上有這三個 ‘緊箍咒’,每一個試圖有造假沖動的人都應該三思而后行,都應該充分考慮可能造成的后果。”劉友賓說。
“造假有罪,數據無辜。打擊環境監測造假行為,追究相關者責任,旨在維護環境監測數據真實性。”劉友賓表示,現在我們已有足夠手段來懲治造假行為,追究造假者責任。我們也具備了較為完善的質控體系,可以及時發現數據異常情況并迅速調查處理。
劉友賓說,一方面我們對造假行為“零容忍”,每一個環境工作者都要像愛護眼睛一樣愛護環境監測數據質量,對人民高度負責,對數據高度負責。另一方面,要科學、準確評估造假行為對數據的影響程度和范圍,盡可能用技術手段還原、恢復數據的本來面目,既不夸大,也不縮小,客觀真實地反映環境質量的變化情況。
據了解,今年9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深化環境監測改革提高環境監測數據質量的意見》。“環保部將進一步貫徹落實好該文件要求,對涉及監測數據造假的地區、監測機構、企業或個人發現一起查處一起,依法采取公開約談、行政問責、刑事處罰等措施,并向社會通報查處結果,對構成犯罪的依法移交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保障環境監測數據全面、準確、客觀、真實。”劉友賓表示。
原標題:環保部回應“環境造假處罰趨寬”:從來沒有絲毫縱容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