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保在線 污水處理】距離《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明確黑臭水體治理,已過去近兩年的時間。如今,我國黑臭水體治理進展如何?什么樣的技術路線被視作對癥良方?與此同時,若要實現“十三五”黑臭水體治理目標,一場千億級整治行動正吹響號角。
黑臭水治理聚攏千億效應 五板塊將實現彎道超車
“截至2020年,全國水環境質量得到階段性改善,污染嚴重水體較大幅度減少;截至2030年,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總體得到消除,水生態系統功能初步恢復。”2015年4月,《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即水十條)正式印發,其中城市黑臭水體治理引發業界關注。自此,黑臭水體被納入“十三五”期間治水的重頭戲。
隨即,在由住建部與環保部印發的《城市黑臭水體整治工作指南》中,城市黑臭水體亦得到了更為明確的治理目標:到2017年底,地級及以上城市建成區實現河面無大面積漂浮物,河岸無垃圾,無違法排污口;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建成區基本消除黑臭水體。到2020年底,地級及以上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均控制在10%以內。
國家有了規劃要求,各地競相“硝煙四起”。據《中國環境報》報道,目前,北京市建成區黑臭水體治理項目已開工建設的占全部建成區的79%。上海市已完成整治和已開工實施整治的黑臭水體共計27條段,占建成區黑臭水體總量的48%。截至2016年9月底,廣東省廣州市全市35條黑臭河涌整治工程共計113個子項,累計完成工作量的63.60%。歷經多年有效實踐,在對五水共治持續發力的同時,浙江現已完成黑臭河整治5100公里,消滅垃圾河6500公里。
然而即便如此,來自媒體的報道消息稱,在全國1945個黑臭水體中,治理完成的流域僅占總數近5%,尚未完成治理河道長度7200公里。黑臭為何難治?技術路徑的不確定,被視作黑臭水體難治理的根源之一。事實上,由于城市河道普遍存在稅源不穩定、流速緩慢、自凈力低下等水質特性,污水進入河道后,不但不能實現自我凈化,并隨著水源逐步惡化,進而衍生出“黑臭”的狀態。
在此情況下,無論是源頭控制也好,亦或大力清淤也罷,如不能提升水體自凈能力,水體治理也是難得到真正治理。但亦有觀點認為,黑臭水體治理仍待分步驟、分規劃的系統性治理進程,短期即采取急截污凈化,在感官上消除水體刺激性;長期則著力于綜合施策,標本兼治。除了技術路徑不同外,較長的立項審批周期、綜合協調整合力度大、易受氣候環境與溫度限制等也是造成黑臭難治的掣肘因素。
但同時,與規劃標的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一個巨大的市場剛需正愈發凸顯。眾多業界人士指出,在各地鐵腕治污及國家頂層設計的雙重助推下,城市黑臭水體治理力度將愈發強勁。按照《“十三五”污水處理及再生建設》,未來5年,我國地級及以上城市黑臭水體治理中控源截污涉及的設施建設投資約1700億元。
具體來看,包括涵蓋前端點源控制、后端面源治理、污泥處理、城市供水設備、水生態環境綜合服務等板塊的水處理企業擬迎實質性利好。據E20研究院研究分析,環境產業一級開發商、重資產環境集團(首創股份、北控水務)、區域環境綜合服務集團(北京排水、云南水務)、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碧水源、博世科)、裝備材料制造商(南方泵業)等水處理中堅力量將喝上“頭啖湯”。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