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上周,除了讓國人興奮的“雙十一”購物狂潮,就數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唐納德·成功入主白宮這件新聞。房地產大亨將會領導一個怎樣的美國是人們所好奇的,這些話題不乏是否會將白宮布置得像川普大樓一樣奢華,還是何時帶著他話題不斷的太太和頗具“總統相”的女兒開始公開訪問。但對環保人士來說,上臺無疑是當頭一棒。
在早前的競選演說中,我們不難看出他對《京都議定書》與《巴黎協定》的質疑,更發言論指出將阻止《巴黎協定》進程,并呼吁增加化石燃料鉆探,減少環境監管。2016年5月13日,他選定北達科他州眾議員、氣候變化懷疑論者凱文·克拉默作為能源政策顧問,無疑佐證了這一點。克拉默不僅強烈支持石油和天然氣開采,其所在的北達科他州正積極推動頁巖油和天然氣開采。7月15日,提名現任印第安納州州長邁克·彭斯為其競選伙伴,這一選擇意在贏得中西部選民及共和黨保守派的支持,但也從側面反映了對科學及氣候政策的態度。
此外,亦曾對奧巴馬現行的清潔能源計劃表示抗議,稱該計劃成本過高,如果當選,必將把它推翻。在今年9月紐約的公開演講中表示:“政府自己預估清潔能源計劃將每年花費72億美元的高昂代價。奧巴馬和希拉里的政策是關閉大多數煤炭發電廠,這將導致一大批工人失業。”
但據世界氣象組織上個月在日內瓦發布的新公報,2015年二氧化碳平均濃度達到400ppm(1ppm為百萬分之一)。世界氣象組織同時預測,2016年全年二氧化碳的含量都將超過這一水平以上,并再度刷新記錄。而且未來幾十年時間都不會低于這一水平。
很多環保人士表示,的當選無疑增加了下一個氣候峰會談判的不確定性。“的當選是個災難,但這并不意味著巴黎協定將止步不前。就在當選美國總統之際,聯合國氣候峰會在摩洛哥的馬拉喀什舉行。參與談判的國家正準備放棄美國,繼續推進《巴黎協定》的具體落實細則。
根據《巴黎協定》,各締約方將以“自主貢獻”的方式參與應對氣候變化行動,發達國家依然須實現減排;發展中國家應該根據自身情況提高減排目標,逐步實現減排或者限排目標;不發達國家和小島嶼發展中國家可按照自身特殊情況,編制和通報關于溫室氣體低排放發展的戰略、計劃和行動。終,按照《巴黎協定》安排,各締約方要將平均氣溫較工業化前水平升高控制在2攝氏度之內,并力爭把升溫控制在1.5攝氏度內。
面對巨大的減排壓力,能源戰略轉型究竟路在何方?在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新能源處處長孔濤等多位業界專家看來,能源消費結構調整、低碳城鎮化等都成為了解答這一問題的關鍵詞。在國務院此前印發的《“十三五”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工作方案》(下文簡稱《方案》)中,更在首要位置提出要用低碳本輪能源革命。其中,關鍵的能源結構調整的思路在《方案》中占據了較大篇幅。
“‘十三五’時期是我國推進能源結構轉型、經濟轉型的時期,也是加快替代化石能源的關鍵階段。”孔濤表示。《方案》明確,我國將實施能源消費總量和強度雙控,基本形成以低碳能源滿足新增能源需求的能源發展格局。到2020年,能源消費總量控制在50億噸標準煤以內,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源消費比2015年下降15%,非化石能源比重達到15%。大型發電集團單位供電二氧化碳排放控制在550克二氧化碳/千瓦時以內。
對于傳統能源,《方案》明確,我國將繼續控制煤炭消費總量,2020年控制在42億噸左右。推動霧霾嚴重地區和城市在2017年后繼續實現煤炭消費負增長。加快推進居民采暖用煤替代工作,積極推進工業窯爐、采暖鍋爐“煤改氣”,大力推進天然氣、電力替代交通燃油,積極發展天然氣發電和分布式能源。
顯然,在綠色治理中,中國正發揮著領導力的作用,力爭在“一帶一路”的經濟發展戰略中,實現2030年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和積極實施《巴黎協定》。中國煤控項目研究核心組成員白榮春認為,“一帶一路”是中國積極參與經濟社會環境治理,提升話語權和影響力的一個重要標志。業內普遍認為在“一帶一路”國家低碳綠色,節能減排項目,將成為未來中國企業海外投融資的重要方向。
隨著中國“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中國企業的海外投資也在穩步增多,還有一些企業正在燃煤發電廠等高碳排放項目上下功夫,面對煤炭融資緊縮,而逐步向低碳產業、新能源產業轉型,還存在著諸多挑戰。
國家發改委、外交部、商務部共同發布的《推進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愿景及行動指導文件》中明確指出,企業應加強與社會在生態環境、能源轉型和應對氣候變化等領域的合作,攜手共建綠色絲綢之路。專家呼吁,中國企業家們在海外投資必須以創新和系統的思路來探索低碳可持續發展之路。中國企業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應優先發展可再生能源,建設綠色低碳的基礎設施和能源轉型,幫助他們實現其氣候承諾的目標,從而為實現氣候安全發揮積極重要的作用。
(據一財網、中國環境報、中國企業報、北京商報等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