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不斷增加,環境污染嚴重。隨著我國新農村建設飛速發展,農村地區生產、生活污水的排放量。據統計,2010年我國農村污水排放量約為90×108t,預計到2017年,我國農村污水排放量將達到148×108t。污水任意排放導致農村地區河網以及地下水水質持續快速惡化,農灌溝渠及農村河道水環境普遍為劣Ⅴ類,甚至許多河渠達不到農灌水質標準的要求。
有機物含量。農村生活污水主要是農村居民生活當中產生的廚房污水、洗滌用水及廁所沖水,其中COD、氮磷、懸浮物及病菌等為主要污染物,氨氮、總氮、總磷等污染指標濃度總體較高。養殖污水處理設備
水質水量波動大,粗放型排放。按照農村生活規律,污水明顯表現為間歇排放且日變化系數較大,一般可達3.0~5.0,污水排放有著明顯的早中晚三峰特征或早晚雙峰特征;同時受作物生長、地理環境、氣候等多種因素的影響,不同農村地區不同季節排放的水質水量均不同。另外,由于農村污水排放管網不完善,農村生活污水一般為粗放型排放,排放量小且分散。
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情況近年來,我國對環境問題的高度重視,污水的處理率不斷提高。*統計數據顯示,到2013年年底,我國城市污水處理率已達89.34%,縣城的污水處理率達78.47%,對生活污水進行處理的建制村僅為5.1%。目前,僅上海市的農村污水處理取得一定成果,處理率達43%,為全國高。導致我國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困難的原因主要有:
1)農村生活污水成分日益復雜,水質水量波動大,難以正確評估生活污水的污染負荷從而影響到污水處理方案的合理設計以及處理工藝的正確選擇;
2)農村居民環保意識薄弱,農村地區經濟實力不一、地理條件各異,污水處理技術的選擇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約;3)我國農村人口居住相對分散獨立,人口基數大、規模小、密度低。綜上,農村生活污水處理不能效仿城市,應當選擇規模小,成本和運行費低,管理維護簡單方便的技術。20世紀80年代末,我國開始從事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的研究工作。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污水處理技術在我國農村得到了應用和發展。目前,國內外現有的適用于分散式生活污水的工藝可分為一體化處理系統和分步處理系統,其中分步處理系統又可分為初級處理工藝和主體處理工藝。初級處理主要用于去除部分固體懸浮物。主體處理工藝主要用于去除N、P和部分有機物。養殖污水處理設備